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5-28 20:55:03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8.5.28)

1.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制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对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
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
2.下列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英国空难调查局(AAIB)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分析认为MH370航班落入南印度洋。这一结论是应用多普勒效应理论分析了MH370航班向卫星发出的信号后计算得出的,这一结论得出的过程说明:
A.寻求真知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B.科学理论可以有效地预测并且防止灾难的发生
C.理性认识的获得是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的结果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在下一页

gwysix 发表于 2018-5-28 22:13:09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正比,与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反比。C错。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A、B、D项很明显是正确表述。故本题选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或者说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的条件性。主要表现为: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真理也会随着事物的发展而逐步深化,①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和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②说法错误,③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A项错误;B项与题干毫无关系,排除;题干中得出航班落入南印度洋的结论,是科学家们运用多普勒效应理论进行了大量数据分析,结合其他参考因素,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来的。这说明了理性认识的获得是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的结果,C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正确,但是题干中的结论只是一种综合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涉及实践检验是否正确,故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选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