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4-17 20:33:22

申论热点:丰富人民精神食粮

|背景链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好新型智库。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
[综合分析]
什么是精神食粮?优秀的图书、影视剧作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这些都可以称为精神食粮。它们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特点]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长速度快,范围广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的稳定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消费观念已经呈现出不同步的发展趋势,加之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缩短了生活和工作时间,增加了人们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对各种娱乐和教育等消费加大了重视,从而使精神方面的需求远远超过物质需求,增长速度加快,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着时代的改变和教育的重视而呈现出……
[问题]
各类普遍性精神文化产品匮乏。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活动较为纷繁,且缺乏稳定性,对于一些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匮乏,缺少吸引力和创新力,人们对此有较强的抵触情绪。现阶段,平民百姓在社会人口中仍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一些时尚的、先进的文化活动普遍具有盈利性,大众无支付高额的产品消费费用,因此就阻……
……查看详细>>
|意义及对策*
[意义]
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到20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进步。因此,实现精神生活的全面进步,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同时,提供丰富的精……
[对策措施]
首先,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化解供需矛盾。通过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文化产品供需错配问题,着力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提高文化产品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性。一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升级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升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推出更多更好个性化、分众化的产品和服务,满……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标题]
新时代需要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让优秀文化成群众的“精神食粮”
[开头]
示例一
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转变,人们对文化生活有着新的追求,需要更多的优秀作品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满足,再则……
[结尾]
示例一
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文化有着新的内涵,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的文化为导向,多出精品力作,注重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突出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
……查看详细>>
|申论范文*
丰富人民精神食粮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朋友圈、点赞,或者彻夜不眠地打游戏之后,会感到空虚、茫然、不知所措……其实,那可以视作一种“饥饿感”,是对精神食粮的呼唤。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品明显增多,文化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查看详细>>
资料来源:
光明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中国江西网:【学思践悟十九大】新时代需要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论热点:丰富人民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