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4-3 16:50:57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88)

1.
  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 . 5 %是共同的,但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自己看成是万物之主。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都是经过长达30 亿年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
    A.大多数思想家并不理解进化论的思想
    B.真正的思想家应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
    C.所有物种事实上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黑猩猩与人类的进化史实际极为相似
    2.
    当旧的艺术种类如小说、戏剧等渐离世人的关注中心而让位于影视等艺术新贵时,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面对强大的“工业文化”,文化批评也差不多变成“促销广告”了。
    在这段话中,“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意思是说( )。
    A.文化的贫困使批评无法进行
    B.各种文化批评的品位在降低
    C.文化贫困现象受到了种种批评
    D.批评家们都受到了贫困的威胁
    3.
    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难以配合,对新制度的实施产生阻碍。因此,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
    下列对文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各种制度之间具有战略互补性
    B.实施新制度往往有阻碍
    C.制度变革应整体上推进,可分步实施
    D.实施新制度运行成本巨大
    4.
    “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等一等”的交通规则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在我国却有80%以上的人闯过红灯。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行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极限,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美国人是40秒,中国人最短,是15秒,而国内的一些路口为行人设置的红灯时间长达120秒。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人对红灯忍耐限度很短,但等待的时间却很长,于是,闯红灯成为虽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实。曾有专家指出,红绿灯间隔时间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行人乱穿马路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国人对红灯的忍耐限度很短,而需要等待红灯的时间却很长
    B.中国人闯红灯的现象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来说较普遍
    C.不应过分苛责公众,红绿灯设计的不合理也是造成行人乱穿马路的原因之一
    D.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产生“中国式”过马路的根本原因
    5.
    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需要改变、调整的政策数量极大,可以说经济制度的转型,导致了生产政策、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全面转型,其影响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政策方面。市场经济制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主题。
    最能准确地复述以上这段文字的一段是( )。
    A.经济制度是国家的命脉,若要改革,必定触一发而动全身
    B.学术界的理论探讨走在改革前沿,不断为经济建设开拓新的视界
    C.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公共政策在不断变动休整中走向成熟,然而任务依然艰巨
    D.市场经济对我国的公共政策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思考
   

gwyfour 发表于 2018-4-3 17:20:24

1.答案: B
    解析:
    由提问标志词“意在”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B项“真正的思想家应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体现出概括性,属于推断意思。对应材料“对一个进化论者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成立。故本题选B。
    A、C、D三项都是针对材料的字面意思,其中C、D项是支持B项的依据,作者意在阐明思想家如何正确认识,因此A、C、D都不选。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根据前后语境,文化贫困的背景是目前世人文化把关注重点放在影视这种较通俗的文化,且这种文化批评越来越具“广告”特色,可知文段是在斥责现在的文化批评品位在降低,故选B。
    A项属主观臆断,文段并没有提及“批评无法进行”;题目那句话是说现在各种批评显现出一种文化贫困,而不是说文化贫困现象受到批评,C项也不合句意;D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批评家们怎样。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根据总结关系词“因此”可以判断,材料的语意重点应是其后的内容,即得出的结论“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C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所以选C。
    A项、B项都只是第一句的内容,起解释作用,不能概括整个文段,均不选;D项是最后一句中“否则”引出的反面论证,是为了进一步证明“否则”前面的内容,所以也不是主旨,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
    通过引导词“显而易见的是”可知,文段的重点在后半部分,大体说的是中国人对红灯忍耐限度短,但等待的时间很长,所以才导致多数中国人闯红灯,并引用专家的话来强调红绿灯间隔时间设计不合理,造成行人乱穿马路。所以文段主要说的不是闯红灯现象本身,而是强调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说的是现象本身,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B选项错误同A选项,另外文段也没有明确的比较,只是提出中国人闯红灯现象普遍。D选项“劣根性”语气过重,“根本原因”用词也不当,从整个文段来说,作者也没有明显责备中国人的意向。故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第一句描述了市场经济对我国公共政策产生的巨大冲击,第二句说到该冲击影响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主题,故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没有提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偏概全,故排除;B选项没有提到市场经济的作用,也比较片面,故排除;C选项概括得不够准确,文段没有提到公共政策发展任务艰巨,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