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3-28 17:36:19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8.3.28)

1.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B.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力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
C.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
D.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
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3.下列选项中,和“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答案在下一页

gwyfive 发表于 2018-3-28 18:25:14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法的普遍性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1.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要遵守;2.在民主法治国家里,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C正确。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主要的特征即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他的社会规范如宗教、道德等依靠自律来保证实施。故B正确。法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是如果是地方性法规或者民族自治法规,则只能在本区域内有效,故D错误。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通过对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解决,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故本题答案选A。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蕴含的哲理是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A项说明旧事物必然灭亡;B项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D项意为抓住主要矛盾,强调的是重点论的运用。而C项“烧不尽”“吹又生”恰恰反映了新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终能战胜旧事物,符合题意要求,故本题选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