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11:34:47

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要点


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要点
中公教育申论研发团队
试题解读
一、按照要求谈谈下面画线句子的理解。
1.今天我们还能把应对气候变化是为一种奢侈吗?(10分)
(根据资料一、二进行分析)
2. 大面积的对石化能源实施价格补贴是不适宜的。 (10分)
(根据资料三进行分析)
二、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到一个两难的境地”(根据材料四、五、六进行分析)
1. 指出其中矛盾做简要分析。 (20分)
2. 提出化解的思路。    (10分)
3. 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表述简洁、总字数不超过400。
三、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实际以“后天的拷问”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50分)
1. 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
2.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 字数在1000-1200左右。
答案要点
第一题
作答思路:
这句话出现在材料二的最后一句,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二进行分析,那么我们要从资料一、二中提炼和加工要点。从题干上分析,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应该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奢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读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谈这句话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答案要点:
1.点明这句话的本质含义:应对气候变化不再是一种“奢侈”的行为,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
2.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1)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
(2)气候变化阻碍人类可持续发展
作答思路:
这道题的核心要求是让考生在材料三中寻找大面积对化石能源实施价格补贴的弊端和消极影响。这句话出现在材料三最后一句。联系上文,“从当前形势和长远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作答思路。需要考生既要分析当前具体形势,即能源价格补贴加剧了能源的过度需求和浪费,也要从长远考虑,化石能源价格补贴对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发展新能源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要点:
当前弊端:能源的过度需求和浪费。 长远影响:阻碍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阻碍清洁能源发展
   
   
           

gwythree 发表于 2016-6-23 12:12:49


第二题
作答思路
本题是一道复合题型,包含两个小问,1问属于归纳概括+综合分析,2问属于提出对策。本题的作答对象是一句话。我们首先要明确,“两难境地”是指什么,这也是作答1小题的基础。
通读资料四,我们可知,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现状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冲突,陷入两难境地,这正是矛盾所在。
1问要求既要指出矛盾所在,又要做简单的分析。考生要结合资料内容,从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体现出“两难境地”。
2问要求提出化解的思路,资料五、六主要谈论浙江节能减排的应对之策,要分类加以总结,从中整理答案。
第1题答案要点:
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是矛盾所在。
浙江本身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均能源消费需求居高不下,浙江省为应对金融危机,必须扩大投资,拉动高耗能产业增长,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新增用能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这些都给节能减排造成了巨大压力。而节能减排既是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也是我国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两者都不可缺,因此陷入两难。
第2题答案要点:
为缓解浙江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矛盾,要从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思考化解办法。
生产角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工业生产的能耗水平,发展先进技术实现减排;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
消费角度:要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推广节能产品。
第三题
作答思路:
首先,通过仔细审题可知,本文要以“后天的拷问”为题,从题目看,就是要求我们从《后天》海水淹没地球的场景中引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视,并积极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后天的“拷问”,便是对于人类自身行为的拷问,对于灾难发生根源的拷问。另外,给定资料的主题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因此,本文的写作主要是围绕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论述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分析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