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文章中如何讲好案例
【点拨】在例证法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清楚两个问题:“要用什么样的案例?即案例的要求”;“可用的案例有哪些类别?即案例的类别”。
一、案例的要求
在论证时对于案例的来源,并未有明确的指向,材料内外都可用。但是对于案例却有明确的要求:
1、所选案例必须要符合主题,即跟材料的大主题一致。
例如“好政策”,所选案例本质上必须为一项政策;再如要写“改革”这一主题,那么案例首先要是以一例改革。
2、所选案例要紧密结合分论点的观点,符合分论点的观点。
例如分论点若为:“好政策能够满足公民意愿”。那么给定材料当中的“限塑令”则不可用为该论点的论证。因为限塑令限制人们无偿使用塑料袋,而人们为了方便,更倾向于使用塑料袋。
二、案例的类别
1、热点例证
即我们可以选取材料中的或自己积累的一些热点时事,进行加工,来论证分论点。具体写作方法为:分论点+热点案例例证+总结观点
例如:慢出自在有为的生活
案例梳理如下:
正面案例:
材料内:刘翔、金庸、
材料外:陶渊明、“熊猫慢递店”、
太极拳精髓在慢方可调节身心平衡、
江苏省高淳县被授予“慢城”称号、
反面案例:
材料内:追风热潮、社会心理的缺失;
材料外:路怒症、过劳死、颈椎病、加班普遍、
2、典故例证
可以结合一些古今中外发生的一些典故事件或者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作为论证素材。分论点+典故案例例证+总结观点
例如:学礼以立中国范儿
正面案例:
材料内:郑和下西洋传递和平友好、网友“夏河”礼貌行为、
材料外: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孔融让梨的谦虚礼让、
六尺巷的睦邻友好、陆绩怀橘的孝悌之义;
负荆请罪的宽以待人、三顾茅庐的敬贤爱能……
反面案例:
材料内:国人出国旅游的不文明现象、文明缺失、教育缺乏内在
材料外:“小悦悦事件”、浪费损坏共享单车、跨越横栏
公交让座中老人倚老卖老与社会不尊老善老;
3、自身经历
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或代表性经历进行分析论证。
备注:此法不常用,因为组织难度大,且考生往往代表性经历不丰富。
但题目若出现“结合自身经历/个人感受”等要求,则尽量要结合自身来谈,注意以下问题:
* 紧密结合主题选取代表性经历;
* 要偏重谈感受,不要流水账式表达;
* 语言要凝练、书面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