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11:30:08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行测考试深度解读

2012浙江公务员真题答案 在线估分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行测考试深度解读
——理科试题难度降低,更利考生发挥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
2012年度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于今天下午结束,中公教育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
本次行测试卷依然分为5大版块,但是每部分的顺序与去年稍有不同,依次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综合知识——资料分析,所涉及的基本题型有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综合知识、资料分析等。2012年浙江省考最大的特色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及资料分析难度大大降低,言语理解与表达及综合知识难度与往年持平。这表明,浙江行测试卷的试卷结构经过连续几次的调整之后,已经趋于稳定,考试难度的重新调整也更有利于考生的考试发挥。
以下为各部分的详细解读: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逻辑填空主要考查实词,考查形式为一空实词、两空实词、三空实词、成语、实词+成语等,在今年的试卷中,还考查了一道虚词题。
【例题1】收藏家从来不是将艺术品作为商品来对待的人,对他们而言,收藏            是一种暂时性的投资,            是一种激情,艺术的激情,物质的激情,历史的激情,占有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重新改写了艺术品的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不如说   B.不仅而且
C.尽管然而      D.哪怕也
【中公名师作答】根据句意,两处横线所在的分句之间是一种选择关系,选项中只有A符合这一关系。
2.语句表达题型多样,除拼音题、病句题、修辞题、语句排序题、语句填充题外,还新增了一道找错别字题。语句排序题题量明显增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强势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例题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范筹抉择棉里藏针望风披靡
B.防害亟待徇私枉法挺而走险
C.枯躁脉络投鼠忌器因噎费食
D.怂恿羁绊阴谋诡计同仇敌忾
【中公名师作答】A项,“范筹”应为“范畴”,“棉里藏针”应为“绵里藏针”;B项,“防害”应为“妨害”,“挺而走险”应为“铤而走险”;C项,“枯躁”应为“枯燥”,“因噎费食”应为“因噎废食”。D项全部正确。
【例题3】①他们保存历史的唯一办法是将历史当作传说讲述,由讲述人一代接一代地将史实 描述为传奇故事口传下来。
②但是,没有人能把他们当时做的事情记载下来。
③这些传说是很有用的,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们以往人们迁居的情况。
④我们从书籍中可以读到5000年前近东发生的事情,那里的人最早学会了写字。
⑤但直到现在,世界上仍然有些地方,人们还不会书写。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⑤①③②      D.①②③④⑤
【中公名师作答】观察选项可知①②③三句相连,再由句意可知,②放在①③之间,语句表达则不通顺,故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③②,排除D。由⑤句首字“但”可知,⑤不能与②相承接,排除B。由句意可知,与⑤构成转折关系的应是④,故④⑤相连,且①句不能做段首,故本题答案为C。
3.阅读理解部分,题型主要为主旨观点型题目,难度与往年持平。今年的阅读理解部分出现的新变化是细节理解型题目的加盟,毋庸置疑,这也是受国考的影响。
【例题4】文化“必定有异”,文明“难免有异”;文化“必须存异”,文明“可以存异”。这就是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所以。文化可以交流,甚至融合,但最终“存异”。文明的趋向,却是“求同”。因为文明的背后,是核心价值;而只有人类的共同价值,才最有价值。由此可见,只要把握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能兼收并蓄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那就能打造出自己的“文化航母”。
根据这段文字,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求同”是打造文化航母的根本
B.文化对“异”的包容程度要宽于文明
C.世界文明存在着不同价值取向
D.文化即使融合也难以消除差异
【中公名师作答】由“只要把握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能兼收并蓄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那就能打造出自己的‘文化航母’”可知,“求同存异”是打造文化航母的根本,A项只说了“求同”,不全面。因此A项错误,当选。
   
   

gwyone 发表于 2016-6-23 12:39:26



2012浙江公务员真题答案 在线估分

二、数量关系
本次浙江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共25道题,包括10道数字推理和15道数学运算,这和2011年考试是相同的。其中数字推理部分包括5道圆圈形式数字推理和5道数列形式数字,回顾历年浙江考试,圆圈形式数字推理是首次出现。数学运算则要平稳很多,依然出现了很多常见题型,包括计算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推理问题等,这和历年浙江考试是一致的。整体来说,数字推理部分难度有所提高,数学运算难度则略有下降。以下为部分题目及其解析。
1.圆圈形式数字推理。其中的规律多为周围四个数字与中间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需要一定的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
【例题1】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周围四个数字的和等于中间数字的平方。
2.数列形式数字推理。其中的规律多为数列各项之间的运算关系,需要采用局部分析法或作差法等解题方法,需要应试者有一定的规律积累。
【例题2】3,-2,1,3,8,61,(    )
A.3692            B.3713             C.3764             D.3816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的平方都等于它前后两个数字的和。
3.平方数问题。需要对平方数很熟悉,解题中采用逐步试探的办法。
【例题3】有一个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如果他能活到80岁,那么有一年他的年龄的平方数正好等于那一年的年份。问此人生于哪一年?
A.1980年         B.1983年         C.1986年         D.1989年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A。首先要确定一个2000左右的平方数,熟悉平方数的话,会马上知道45²=2025,2025-45=1980。
4.浓度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溶质、溶液、浓度之间的基本关系,快速计算。
【例题4】一容器内有浓度为30%的糖水,若再加入30千克水与6千克糖,则糖水的浓度变为25%。问原来糖水中含糖多少千克?
A.15千克         B.18千克          C.21千克          D.24千克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设原来含糖x千克,则原来糖水总量为x÷30%=10x/3,依题意有(x+6)÷(10x/3+36)=25%,解得x=18。
   
   

gwythree 发表于 2016-6-23 13:45:35



2012浙江公务员真题答案 在线估分

三、判断推理
(一)类比推理——题量稳定,关系复杂
1.题量稳定,仍以两词型为主。类比推理部分的题量也与2011年保持一致,共10道,仍以两词型为主。其中两词型7道,与去年持平;三词型3道,与去年相比,并未考查对当型。
2.考查的关系较为复杂。今年类比推理考查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深入分析题干的多种可能关系才能得出答案,如果仅看表面关系,可能做错。另外,今年还考查了1道典故与人物的关系,这类题目去年也有考查,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例题1】土地:农民
A.资本:商人B.药方:医生C.晚会:歌手D.课本:教师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A。农民利用土地,商人利用资本,且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B、D两项虽然也存在利用关系,但前者均不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例题2】出人头地:苏轼
A.东山再起:谢安   B.多多益善:项羽
C.投笔从戎:班固   D.指鹿为马:李林甫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A。考查了成语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出人头地的主人公是苏轼,只有A项符合。B项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韩信,C项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D项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
【例题3】道德:行为:约束
A.权力:人民:服务   B.信仰:图腾:崇拜
C.教师:教育:学生   D.法律:犯罪:惩治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D。道德对行为有约束作用,法律对犯罪有惩治作用。
(二)定义判断——题型题量稳定,难度不大
1.题型题量稳定,阅读量不变。定义判断部分的题量与2011年保持一致,共5道,均为单定义判断。题目的阅读量也与之前没有大的变化,需要考生在解题时注意抓住题干定义的要点,从而加快解题速度。
2.定义涉及学科广泛,难度不大。定义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尽管只有5道题,仍涉及了法律、心理学、行政学、逻辑学等4个学科,几乎是每道题一个学科,突显了考试的公平性。另外,5道题中有4道是要求选“不符合”的,难度不大。
【例题1】简单命题:不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只能把它分析为不同的词项,不能再把它分析为其他命题,因此又叫作“原子命题”。
下列哪项不是简单命题?
A.小明和小红是朋友。    B.生命在于运动。
C.掷骰子4点朝上的概率是1/6。D.小张既高且胖。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D。简单命题的定义要点是:不能再分析为其他命题。A、B、C三项都符合定义;D项可以再分为小张高和小张胖,不符合定义。
【例题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下列哪一项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A.甲、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出租人甲的儿子一旦结婚需要布置新房时,就终止合同。
B.甲对乙说:“如果我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我一定请你吃饭。”
C.甲与乙签订夏粮买卖合同,约定11月中旬生效。
D.甲与乙约定:如果甲晚上帮乙一起去打乙的仇人,乙就付给甲1000元钱。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要点:①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②民事法律行为。A项符合定义;B项不符合②;C项11月中旬不是一个条件,不符合①;D项打人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也不符合②。故答案选A
   
   

gwyfour 发表于 2016-6-23 14:26:17



2012浙江公务员真题答案 在线估分

(三)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部分共10道题,包括2道视觉型图形推理,1道空间型图形推理、2道分类型图形推理、5道九宫格图形推理,整体难度有所提高。和2011年考试相比,相当于是用1道空间型图形推理取代了1道视觉型图形推理。涉及的图形推理规律包括直线数、对称轴数、笔画数、叠加等,需要应试者熟悉图形推理规律,能够认真观察得出图形特征,辨别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下是部分试题及解析:
1.视觉型图形推理。主要考查图形中的共同特征或连续变化的规律。
【例题1】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C。题干图形中都有2条直线,选项中只有C符合。
2.分类型图形推理。主要是要寻找一个分类的标准,使两组图形都有各自共同的特征。
【例题2】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④⑤,②③⑥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①③④都有两条对称轴,②⑤⑥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3.九宫格图形推理。通常有行间规律、列间规律、整体特征三种。
【例题3】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D。每个图形中两条线段的夹角都是90°,选项中只有D符合。

(四)逻辑判断——以必然性推理为主,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1.题量不变,以必然性推理为主。逻辑判断部分的题量与2011年保持一致,共10道。其中必然性推理占了一半以上,还出现了1道考查模态命题的题目。分析推理与可能性推理的题量相同,均为2道。还有1道必然性推理与可能性推理相结合的题目。
2.题目难度不大,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浙江公务员考试自从去年以来,对必然性推理的考查力度逐年上升。考生只需要掌握好逻辑判断的基础知识,则这些题目都不难解答。
【例题1】(第86题)“不可能所有深圳人都很有钱。”以下哪项断定的涵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可能有的深圳人不是很有钱B.可能有的深圳人很有钱
C.必然有的深圳人不是很有钱D.必然大部分深圳人都很有钱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C。此题考查了模态命题的转化关系。“不可能所有”=“必然不是所有”=“必然有的不是”,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
【例题2】(第89题)暑假里,小张的父母给小张报了摄影兴趣班和美术兴趣班。小张知道后说,以后我又不想成为摄影家,何必学摄影。以下哪项是小张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
A.学摄影的不一定能成为摄影家
B.小张更想成为一名画家,而不是摄影家
C.只有想成为摄影家,才需要学摄影
D.与摄影相比,小张更喜欢学画画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C。虽然提问方式是前提型题目,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必然性推理。题干由“不想成为摄影家”推出“不需要学摄影”,要使这一推理成立,只需要在两者间建立联系,排除B、D两项;C项代入能推出结论。
【例题3】甲、乙、丙、丁、戊、己是一个家族的兄弟姐妹,已知:甲是男孩,有3个姐姐;乙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丁的年龄在所有人当中是最大的;戊是女孩,但是她没有妹妹;己既没有弟弟也没有妹妹。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己是女的且年龄最小
B.丁是女的
C.六个兄弟姐妹中女孩的数量多于男孩的数量
D.甲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
【中公名师作答】此题答案为B。此题为分析推理题,如果要推出几人的具体性别及年龄大小,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如果仅是根据题干条件对选项进行排除,则能很快做出答案。由“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可知6个人中有3个女孩,则也有3个男孩,排除C项;再由“甲是男孩,有3个姐姐”可知,3个女孩都排在甲前面,排除A、D两项。故答案选B。
   
   

gwyfive 发表于 2016-6-23 15:47:26



2012浙江公务员真题答案 在线估分

四、综合知识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部分总共20道题目,且均为单项选择题。考查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党史、国情、人文历史、科技、生活等方面。其中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党史等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高频考点。
具体而言,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部分呈现出如下特征:
1.考点集中、突出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对综合知识的考查,还呈现出考点集中、突出,具有连续性、反复性的特点。
法律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四者中又以后三者为重。
经济部分重点考查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三个部分,考查内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例如2012年、2010年和2009年都考查了国际性经济组织。
因此,要把握好这一考试特点,需要考生做到以下几点:①至少做好近三年的真题;②有重点的进行复习;③必须牢记反复考查的知识点。
【例题1】“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的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后来哪个国家加入,“金砖四国”的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A.沙特阿拉伯             B.苏丹
C.南非               D.西班牙
【中公名师作答】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热衷于对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考生对此要引起关注。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分析近几年真题内容可知,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部分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例如2012年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识论,“金砖国家”的成员国,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文基础知识等内容,都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稳扎稳打,才能胜券在握。
【例题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A.平等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和检举权
【中公名师作答】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于各学科基础知识点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特点。
3.题量分布较为平均
纵观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我们不难看出各学科的题量分布趋向平均化。由过去集中考查政治、法律等学科,向党史国情、人文(历史)等学科倾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浙江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部分越来越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重点把握政治、法律、经济等学科复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点的了解和记忆。
【例题3】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______三大政策。
A.联美、溶共、扶助农工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          D.民族、民主、民生
【中公名师作答】1923年1月,孙中山同苏俄政府赴华特使越飞在上海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公开确立国民党的联俄政策。与此同时,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建议,容许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委派已经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以及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文件的起草。这就在实际上开始了国共合作。孙中山还逐步认识到了工农大众的力量,表达了依靠工农大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立场,关注工农大众经济政治诉求,欢迎工农分子加入国民党。这样,孙中山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党史的考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题量逐渐增加,考生对此要引起足够重视。
   
   

gwythree 发表于 2016-6-23 17:39:44



2012浙江公务员真题答案 在线估分

五、资料分析
2012年行测资料分析部分的最大特点是:题量为15道,与上年保持一致,难度基本持平,注重对考生材料理解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对考生的要求是:快速理解材料、联系材料上下文列式,熟练运用技巧进行计算。2012年浙江资料分析题目具体特点如下:
1.侧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
2012年浙江省行测资料分析重点考查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和倍数等基本概念,考查难度较上年基本持平。以2012年行测116题为例:

【中公名师解读】本题考查增长率,要求熟练掌握增长率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注重考生技巧解题能力的考查
近年来资料分析在考查基本概念的同时,加大了对考生计算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公务员考试更加重视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考生在计算过程中可采用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范围限定法等计算技巧快速解题。如117题所示:

【中公名师解读】本题考查同比增长量,主要运用了特征数字法,要求考生对计算技巧熟练掌握,方能在第一时间选择出最优的技巧。
3.综合判断题考查力度相对降低
以往的资料分析题目考查,综合判断题目的考查比重一般都在20%,即每个材料当中都会有一道综合判断题,而在2012年考试中,综合判断题只有2道,占比约为13%,相对降低了资料分析的考查难度。以第130题为例:
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超过265亿元
B.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
C.2009年我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超过480亿元
D.2010年R&D经费未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不足全国总量的45%
【中公名师作答】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为597.3÷(1+27.6%)≈468.1亿元,不足480亿元,C项错误。
其他三项均正确。
【中公名师解读】综合判断题。本题主要考查同比和比重两个概念,其中A项和C项均考查同比,B项和D项考查的是比重,且B项通过分析材料即可直接判断正确。
4.材料与时事热点紧密相关
本次考试三篇材料内容均与近几年的热点时事紧密相关,材料内容分别涉及经济(“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经济(浙江省生产总值增长情况)、科技(我国科研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投入情况)。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对于考生的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既要关注时事热点,又要具备对其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行测考试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