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政热点】破解“三点半之困”政策还需再明朗一些
孩子没人接,接回来没人带,请保姆、送托管班又担心不正规……这一连串的烦恼,让不少家长感到焦虑。(3月10日新华网)“实在对不起,我得去接孩子”,我想很多家长都经历过“三点半之困”,尤其是年轻的家长。
一边是赖以生存的职业,一边是放心不下的孩子。长此以往,“对不起”谁都可能成为一件大事。
孩子放了学,家长没下班,放在学校没人留,放在家里没人管。因此,催生了大量收费高昂的社会托管班、培训班,结果“家长增了负,孩子没减负”;长此以往,家长的“三点半之困”,很有可能会变异为“社会之困”。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监管不能空挡;工作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作贡献,必须保持一定时间的工作量,不可以撂下工作说走就走,这是制度。“一手不能捂俩雀”,“三点半之困”非解决不可,更不可以让“接孩子”成为了家长的一块心病,为家长松绑是众望所归。
孩子托管给谁家长最放心?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相比收费高昂的社会托管班、培训班,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老师更放心。
学校老师相比社会托管班、培训班的老师更专业,对孩子的了解也更知根知底,他们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之下,可以有目的的安排学生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还可以拓展训练、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他们对学生作业不会“下手”没轻没重。而一旦学校承担起课后服务这幅担子,一定会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但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教师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他们也需要扶老携幼,学校一旦揽下课后服务这个活,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还有一些关键问题要破解。
完全无偿不现实,解决的渠道有两条:要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给予“留守”教师以适当的补助;要么与家长沟通,适当收费。
因此,这就必须理清何为“适当收费”,何为“乱收费”,何为“课后服务”,何为“变相补课”的边界,希望两会之后能有一个更明确的界定,使政策更加明朗,让课后服务名正言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