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2-21 20:09:26

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47)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改革开放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 主体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C. 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认识
    D. 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
    A. 地理环境
    B. 国家政权
    C. 人口因素
    D. 自然科学知识
    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
    A. 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5、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
    A. 时代依据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 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 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D. 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故选A。
    2.A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其重大理论成果依次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选项B不选。选项D的错误在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①人类社会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②一定数量、质量、密度的人口,即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③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故选AC。
    4.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故选BC。
    5.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不难判断,ABCD四个选项都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国家公务员政治常识习题精解(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