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8-1-24 19:39:23

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杜绝“空心笔杆子” 加强四风建设

|背景链接*
前不久,有记者调查发现,中西部一个乡迎接扶贫检查团,仅表格、材料等的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纠治“注水材料”,挤干 “政绩水分”,是新一轮查找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的重要任务。惯于运用“政治正确”的幌子遮蔽基层真问题,善于运用大话套话空话掩盖工作不作为,是这一轮“四风”新表现的突出典型。
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整理文件报告,必须让文章合辙押韵、对仗华丽;到哪里都有专门负责写材料的人,连科级单位都设了“办公厅”;三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硬拉到两三千字,大谈特谈领导如何重视……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文牍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严重,“空心笔杆子”问题应当引起警惕。

|综合分析*
重视写材料、重视“笔杆子”,不仅是行政流程的必需、推动工作的必要,很多时候也体现出党重视理论工作、文宣工作的优良传统。但不是任何材料和“笔杆子”都值得推崇。
[意义]
沾染上不严不实作风的材料,沾染上形式主义习气的“笔杆子”,不仅影响实际工作,还会在人民群众眼里造成“语言腐败”“风气污染”。
用材料“说话”、拿材料“邀功”的问题,照见弄虚作假的错误政绩观,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邪气,这也充分说明,改作风一刻都不能懈怠,好文风永远在路上。“笔杆子”空心化,实际上是工作空心化。因此,认真梳理和纠治“注水材料”,挤干文字游戏里的“政绩水分”,是这一轮查找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的重要任务。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唯实精神和实干作风的时代。是“虚”字当头还是“实”字挂帅,最终将关系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作为。摆脱“文牍主义”的窠臼,跳脱“材料政绩”的束缚,坚持以实绩为导向抓工作、促落实,才能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换来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的要求,自上而下、涤荡全党,形成了一种改文风、转作风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声势。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在中央领导集体的率先垂范、大力推动下,各级各地各部门积极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呈现许多新气象、新成效。但“空心笔杆子”却依然大行其道。
从表层看,整改不力是重要原因;从深层看,附着在各类材料上的“回报”,构成了材料注水、材料造假的内在诱因。在不少人那里,写材料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写材料本身就变成了工作。比如,工作落实中,“实干不行,材料来补”“‘兵马’未动,‘材料’先行”,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是很多干部雷打不动的观念、很多部门屡试不爽的招数。而到了干部考核时,善编能吹的“笔杆子”被不断提拔,那些真正冲在一线的实干者却被忽视和冷落,进一步刺激了一些人“材料出官”的念头。
[对策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挤干“材料政绩”的水分,应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托底。从技术层面讲,落实成效、数据真实性等关键信息,应作硬性要求,应有追责选项。从激励层面讲,用好考核指挥棒,奖优评先、选任干部,实干者先,不给不严不实、作风漂浮的“材料干部”留机会。从环境氛围讲,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形成有效抑制不良文风作风的制度约束、组织压力和社会监督。
》》申论热点丨政策背景丨事件背景丨深度解析丨经典范文《《
》》申论技巧丨写作技巧丨名言佳句丨申论范文丨申论频道《《
》》关注中公微信wwwoffcn,了解更多考公资讯
来源:
人民日报 挤干空心材料的政绩水分 作者 李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杜绝“空心笔杆子” 加强四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