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2-21 19:28:43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52)

1.
  磁针罗盘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15、16世纪时,葡萄牙人达•伽马环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行全球,若是没有磁针罗盘,都是不可思议的。新航线的开辟,殖民地的建立,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刺激了欧洲的工业发展。这一切又都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指南针的发明是远洋航行得以进行的一个必备条件
    B.如果没有罗盘针的发明,三大远航就不可能实现
    C.磁针罗盘的发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磁针罗盘的发明,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刺激了工业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2.
    世界茶叶生产的规律是“南红北绿”,即: 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的地区(北纬25°~30°)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来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3.
    禾苗干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充得太足就会爆炸。生命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教育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温存,也应当来点严父般的“狠心”;温室中的幼苗鲜嫩可爱,烈日下的万物更加茁壮。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
    A.幼苗和万物
    B.生命
    C.哲理
    D.教育
    4.读《九叉》,就是在听一个特别能贫的十几岁小女子在耍贫嘴,又或者是在听单口相声,一不小心就笑得肚子抽筋、口吐白沫。——事实上当下北京作家群中,大都有这种“贫”的本事,如时下风靡的冯唐。而《九叉》之可喜,在于作者顾异没有硬往这个“贫”里面塞进一些东西,她只是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小心思、小欢喜、小理想、小纯情、小期待,就像是对镜开屏的孔雀,一心一意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并且只给自己看。
    作者被《九叉》深深吸引主要源于:
    A.这部小说语言的幽默性
    B.这部小说内涵的丰富性
    C.
    D.这部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5.
    >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论自由。谁能自由如风,谁就能风行天下;自由地做喜欢的事,喜欢的事才有价值。关在笼子里的鸟,最大的梦想是吃喝;带着枷锁的人,最高的期待是挣脱。思想自由是最高的人格独立,国家梦和个人梦有一个共同前提:自由的社会自由的人。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A.自由是梦想之基
    B.不自由,毋宁死
    C.自由为人格之本
    D.做自由的社会人
   

gwysix 发表于 2017-12-21 20:13:53

1.答案:D
    解析: 这段话主要说的是磁针罗盘的发明为远航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刺激了欧洲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2.答案: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段最后一句从各个角度充分论证了我国生产绿茶具有明显优势,C项正确。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红茶的供求情况;B项为无关比较,“国际茶价绿茶高于红茶”、“印度绿茶品质不高”得不出B项所述;D项理解错误,由文中倒数第二句可知,只有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茶叶生产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且最后失败。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D
    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材料构成“举例说明—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前面三句枚举三个类似的例子加强议题,最后一句“总”的部分的核心主体是“教育”,所以选D。
    A项“幼苗”是例子,“万物”提法无依据;B项同样是分句的例子;C项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故A、B、C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 题目所说的内容可以直接对应到文段后半部分,通过“没有硬往这个‘贫’里面塞进一些东西”、“只是尽情地……”、“一心一意地”“只给自己看”可知,作者赞扬《九叉》内容的纯粹性。故答案选C。本题干扰选项是B项,“内涵的丰富性”意思是,内涵不止一种,比如说表现个人怎么样,另外还表现了社会怎样等等,这叫内涵的丰富,《九叉》只表现了小女子的个人感受,故B项不正确。
    5.答案:A
    解析:
    >文段最后一句为中心句,即国家梦和个人梦实现的前提是自由的社会自由的人。>A>项表述与此相近,当选。>B>项,无中生有。>C>、>D>项均未点明文段的主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