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2-8 17:39:15

2018吉林省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答案12.01

做为公考”半壁江山“的行测而言,知识在于日积月累,非一日而成。不论是国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选调生考试、政法干警考试等等都离不开行测,所以要想在行测上拿到理想分数,记得每天来行测频道做做题哦!每个周一至周五,我们不见不散!
1.【解析】A。第一空,由文段的“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天池传说的兴起”可知,天池逐渐有名气被知晓。A项“声名鹊起”意为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项“广为人知”意为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符合文意。B项“门庭若市”是形容来的人多非常热闹,与“名气”无关,排除。C项“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也指工作时通过努力超人一等,常强调与他人的对比,文中并无此意,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是形容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之间的关系,后文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对前文的解释,D项“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主语为人,不能是物,且“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无所谓友谊深厚,排除。A项“相得益彰”意为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能体现出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的结合使得山水之境更为美好的意境,符合文意和语境,当选。
2.【解析】B。第一空,由文段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并逐步发展总体上并无消极倾向和发展问题,D项“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急,不符合文意,排除。由“从长期看来”、“逐步发展”可知,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并非是快速、短期的行为,而是渐进的过程,A项“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与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相符合,排除。第三空,由“另一方面”可知,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保障,才推动了有“保值增税”需求的央行储备人民币,C项的“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动力”与“信心”相比,不仅是相信而且更能突出现实条件对各国央行选择人民币的推动力量,且“提供动力”这一搭配更为常见。因此B项当选。
3.【解析】B。第一空,搭配“难题”,B项“迎刃而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搭配得当,符合文意。A项“举一反三”意为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C项“拨云见日”常常形容疑团消除,D项“昭然若揭”侧重于真相全部暴露,三项均与“难题”搭配不当。验证第二空,“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与“微弱的引力效应”相对应,体现暗物质的重要作用。因此B项当选。
4.【解析】C。由“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作家写作对细节之处十分重视,字字珠玑,那阅读者对待这些文字的状态就应该是C项“字斟句酌”,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符合文意。A项“孜孜不倦”侧重勤奋,B项“精益求精”侧重好上加好追求更完美,D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无杂念、专心致志,三项均不能体现出对细节、在每个字上狠下功夫的特点,排除。因此C项当选。
5.【解析】D。由“更宽广的尺度”、“批判意识和更多的异端”可知,电子传媒与纸质传媒相比对不同观点态度更为宽容,体现出对不同声音接纳包含的姿态,A项中的“鼓励”过于积极,文中没有鼓励赞赏的含义,排除。B项“滋生”是说由于电子传媒宽广引起了更多的批判意识和异端,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排除。C项”允许”、D项“容纳”均能够体现出电子传媒对不同观点态度的宽容接纳,符合文意和语境。第二空,C项“振聋发聩”意为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重在强调观点的震撼性。D项“惊世骇俗”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显然后者与前文中“批判的意识”和“异端”等词对应更为准确。基本锁定D项。以第三空验证,“无法望其项背”为常见固定搭配,意在强调以电子传媒为代表的现代传媒较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很大。因此D项当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吉林省考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答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