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写作如何“先声夺人”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写作也是如此,在开头阐明观点的同时就文采斐然,一定能为读者留下“锦绣文章、文笔卓绝”的印象。因而,一篇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拥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考生在考场上苦于无从下笔:明明已经找准了立意、清楚了需要写作的内容,却迟迟“憋”不出一个字;明明胸藏翰墨、腹有诗书,却难以摘录出只言片语作为开篇。没有开篇,就难以有全文的完结,如何破解申论写作的“开篇困难症”,甚至在开篇便先声夺人,给阅卷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广大考生提供几种选择。一、评述事件引出论点
这种开头方式是指:以一个或有联系的多个社会事件作为论述的引子,通过对事件“现象-本质”的分析,引出文章总论点。
例:近日,新华社连续刊发三篇“新华调查”,详细报道了发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艾滋病拆迁队”事件。【引子事件展现】报道不仅证实了事件的真实性,同时揭露了艾滋病人、拆迁公司、开发商、地方政府之间若隐若现的利益勾连。处在拆迁利益链末端的艾滋病人,本属于值得同情的群体,但为了一点赏金竟以艾滋病作武器赤裸裸地威胁他人,不禁令人齿寒。【初步评价事件】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国家法律,涉嫌寻衅滋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且对整个艾滋病群体也会造成伤害,助长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误解和歧视。【站在法治立场进一步评价分析事件】(文章标题为:“艾滋病拆迁队”实乃法治之耻)
二、列举政策引出论点
这种开头方式是指:以国家政策文件精神为依据,通过列述并讨论政策内容,引出文章总论点的开篇方式。
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列举政策,表明社保负担重、亟需减负】(文章标题为:企业、个人社保“减负”迫在眉睫)
三、化用诗文引出论点
这种开头方式是指:化用一系列与总论点相关的诗文,而后借由解释诗文所论述的内容来引出总论点,这种方式一方面通过诗文的枚举增强文采,另一方面也在化用、解释诗文的过程中使论点的出现自然不突兀。
例:从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豪气,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壮怀;从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逸兴,到我醉欲眠卿且去的潇洒,古往今来,以酒助兴留下不少佳话。【一系列诗文的列举引用,增强文章文采,同时引出“酒”这个话题】但“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何时起酒风却变得庸俗起来,“无酒不成宴,无宴不醉人”,特别在一些基层单位,公款饮酒、强行劝酒之风渐盛。【结合诗文引出的“酒”话题,谈论酒的作用与危害】不良酒风败坏政风党风,绝非夸张。坊间早有流行语:“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正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才一再下发禁酒令,把刹住公款吃喝之风当成改善党风政风的抓手。【结合上文所展示的酒的危害,引出“消酒风”的论点】(文章标题为:讲规矩才能“消酒风”)
四、解释概念引出论点
这种开头方式是指:以某种概念作为引子,通过对概念的展开解释引出文章总论点。
例: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提出“愚公移山精神与群众路线一致”的概念】新时期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可以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新的载体,为民服务,依靠人民,务实重干,勇于担当,【联系群众路线解释“愚公移山精神”之一:担当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联系群众路线解释“愚公移山精神”之二:真抓实干的坚定精神】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劲头,形成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联系群众路线解释“愚公移山精神”之三:坚持不懈】(文章标题为:愚公移山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掌握了以上几种开篇写作的技巧,广大考生一定能够写出一篇开篇“奇峰突起”、“先声夺人”的精彩文章!
更多申论备考技巧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