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必看理论:寻找创造力的源头活水
临近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不少考生进入冲刺复习阶段,下面十九大新理论供大家学习。寻找创造力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提示:十九大原文)积极性、主动性的落脚点是创造性,创造性是创造力的综合体现。以提高党员干部的创造力为牵引,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重中之重。(提示:通过十九大报告关于创造性的相关表述,突出了提升党的创造力等内容的重要性)
新时代面对新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示:我国新的社会矛盾)如何适应时代特点,如何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建树,考验着各级党政干部的能力。在变化中提高创造力是一门必修课,只有勇立潮头、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提示:社会矛盾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论述了创造性的重要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示: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什么是“活水”?哪里是创造之本?一个重要方面是用唯物辩证法赢得立身之本。社会发展每天都有新情况新问题,如社会治理的动态化、智能化日趋突显,人民群众求发展、要公平、想参与的愿望日趋增强,精细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日新月异等,(提示: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无不要求党员干部思考得更深一步、递进一层。这离不开唯物辩证法,既看现象又观本质、既看内容又看形式、既看可能又看现实,惟其如此,才能焕发出创造的光芒。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是要把握时代趋势、找到发展规律、推动创造创新,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增强战略定力。(提示:(是什么)党员干部和国家建设发展离不开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提示:习大大语录)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只有善于拥抱变化,克服思想惰性和行动惰性,才能把握住新时代。现实中,一些干部要么安于现状,用老思路、老办法、老经验,得过且过;要么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怕得罪人,照抄照搬、照转照发;要么“削足适履”,不推进改革、向前行进,而任由陈旧过时的工作方式“回潮”……(提示: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凡此种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不经意间打了折扣。因此,克服惰性、提高本领,需要在转变思维中拥抱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提示:(为什么)党员干部转变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性)
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凡事若不追问原因和理由,很难产生合理的逻辑,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提示: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指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有人曾说,能正确提出问题,就迈出了创新第一步。迈出“第一步”,绝非凭空提问、天马行空,需要我们沉下身子、一头扎到基层。哪里有新情况、出现新问题,哪里就应该有探索求解的身影,带着“为什么”去刨根问底、寻本探源,就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提示:(怎么做)阐述了国家建设具体工作方法,以及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提高创造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唯有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练好本领,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小结:作者通过十九大报告关于创造性的相关内容,突出了提升党的创造力等方面内容的重要意义。随着当前社会矛盾的转变和时代的发展,只有提高创造力,才能赢得主动。作者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论证创造性的重要性。“是什么”是党员干部和国家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创造之本。“为什么”因为党员干部存在一些问题,如:老思路、老方法、怕责任、怕风险等,只有转变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把握新时代。“怎么做”则通过阐述了国家建设发展具体的工作方法,只有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刨根问底,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创造力的提高,日积月累,只有我们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前行,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