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1-16 16:32:45

事业单位法律考试题库:法律练习题(十)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法律练习题(十)》,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1.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A.提升司法公信力 B.确保立法科学性
C.完善监督制度 D.防止权力滥用
【答案】A。解析:题目中重点在强调审判的重要性,而审判是司法重要环节。培根的这段话揭示了司法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和社会作用。司法的直接意义在于解决社会纠纷,没有司法这种手段,社会纠纷可能会无限发酵,这样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司法作为一道防线,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把严重的社会矛盾转化成单个的判决,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矛盾给瓦解了,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扩大化和集中化,这是司法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故本题答案为A。
2.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这一规定所体现的行政法原则是:
A.合法行政 B.程序正当 C.合理行政 D.高效便民
【答案】D。解析:高效便民原则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则。基本内容有二:首先是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禁止不作为或者不完全作为;其次是遵守法定时限,禁止超越法定时限或者不合理延迟。延迟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权的表现。第二是便利当事人原则。在行政活动中增加当事人程序负担,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权行为。本题中,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体现立便利当事人的要求,故应该是高效便民原则。D答案正确。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A错误。主要体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必须遵遁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等。B错误。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C错误。本题答案为D。
3.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秦某,利用职位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费10万元。秦某的行为属于: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侵占罪 D.挪用公款罪
.【答案】A。解析: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故A 正确。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B错误。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C错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D错误。
4.某县土地管理局批准了黄某的建房申请。黄某的房子建好后,县水利局认为系违章建筑,责令限期拆除。黄某对处罚决定不服,以县水利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在受理黄某的起诉后,对县土地管理局在诉讼中的地位确定正确的是:
A.应通知县土地管理局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B.应追加县土地管理局为被告,并通知其参加诉讼
C.应通知县土地管理局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D.应通知县土地管理局以证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答案】C。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可能成为第三人的主要有:1)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者受害人;2)在由行政机关对着作权、专利权、房地产及各种资源的确权案件中主张权利者;3)作出互相矛盾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两个行政机关,其中超越职权的行政机关为第三人。故本题答案为C。
5.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
A.秘书部门负责人核稿完毕的日期 B.秘书人员修改定稿的日期
C.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D.公文封发的日期
【答案】C。解析: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即成文日期是指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或会议通过的日期。故本题答案为C。
更多法律知识,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热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栏目推荐:
山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网
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广西事业单位招聘网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网
山西事业单位招聘网
甘肃事业单位招聘网
云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贵州事业单位招聘网
宁夏事业单位招聘网
新疆事业单位招聘网
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网
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事业单位法律考试题库:法律练习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