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1-13 16:28:11

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11月7日)

1.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官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2.当前,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智能化家居产品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的概念还停留在电动窗帘或别墅防盗系统。从技术层面来说,一键控制、远程遥控、感应人体、自动开启这些电影里才出现的产品如今并非“高科技”,但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智能家居并未普及。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化已成为家居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B.目前技术上实现智能家居已无屏障
    C.普及智能家居必须降低生产成本
    D.智能家居的概念模糊影响其普及程度
    3.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
    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
    4.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方法,而无需借助任何空间技术。研究发现,激光能够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将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的百万分之一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原子对地球的磁性和重力领域的变化极度敏感。研究者利用这些成果,可以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研究它们的波动,从而定位其运动,并准确查明它们的所在位置。此时,其踪迹定位工作会交由一个仅有1米长的装置来完成,关键在于如何把它打造成微缩装置,以便将其安装在智能手机之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革新
    B.激光在科技创新中的新用途
    C.新定位系统在前沿领域的应用
    D.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
    5.心理科普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某区开展了各类特色的心理科普教育活动。街道和社区是心理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各街道也把此项工作列为社区教育的重点;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区教育部门、区妇联等相关单位从实际出发,开展了针对性强的心理科普教育,对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某区开展了大量的心理科普活动
    B.共同推进心理科普教育,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C.心理科普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
    D.各单位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科普教育
    答案解析见下页
   

gwyfive 发表于 2017-11-13 17:45:24


    1.【解析】A。文段按时间先后顺序论述,首句“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为文段主旨句,随后依次论述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东汉时期的公文保密办法。A项表述最为准确。B项“封泥”只出现在秦朝和东汉,表述片面,排除。C、D两项主体与文段不符,文段谈论的是“公文的保密方法”,均排除。A项当选。
    2.【解析】B。文段首句通过“当前”交代背景,接下来从技术层面进行论述,通过“如今并非‘高科技’”可知,目前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智能家居。B项表述正确。A项原文并未提及,排除。C项“生产成本”和“价格昂贵”不是一个概念,排除。D项“智能家居的概念模糊”无中生有。因此B项当选。
    3.【解析】C。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第二句“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自尊……而非自我本真的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因此C项当选。
    4.【解析】D。文段首句指出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的方法,接下来对新的定位方法进行具体阐述,通过“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来进行定位,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对应D项。A项“智能手机”非文段重点,且“应用程序的革新”表述不明确,排除。B项“科技创新”扩大范围,文段谈论的是如何定位的原理,排除。C项“在前沿领域的应用”非重点,文段重点论述的是新定位方法的原理而不是应用,排除。因此D项当选。
    5.【解析】B。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通过“需要”引出对策,指出心理科普教育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接下来举例某区的例子进行具体解释说明,文段的重点对应B项。A项和D项是举例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心理科普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B项当选。    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祝您公考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