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1-10 16:07:54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中国近代史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中国近代史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历史常识看似简单,但往往又是同学们丢分比较严重的地方,因为它的繁而杂让好多同学望而却步,今天我将对如何一步步的让中国从完全的封建主义社会变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四次战争做一归纳梳理,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领导的虎门销烟。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
    (1)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2)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3)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5、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家:英、法。(雨果说过:两个强盗闯入夏宫)
    3、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主要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威海卫战役
    2、《马关条约》,签订人: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主要内容:
    (1)割领土: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2)赔巨款: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
    (3)增四埠: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4)设工厂: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3、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背景:义和团运动
    2、八国: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
    3、《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2)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