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1-7 15:57:08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26)

1.民间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但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政治的核心概念是权力。所谓政治,乃是指权力的占有和使用。由此可以得出()。
  A.民间组织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B.民间组织的领导者也需要遵守纪律
    C.民间组织的权力小于政府权力
    D.权力的重点在使用而不是占有
    2.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
    >>在网络时代之前,国家维护国内稳定与安全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信息的单向透明,军队、情报系统能掌握大众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可以让民众知道的往往是被挑选过的;二是对暴力工具的垄断,在冷兵器时代,国家无法完全控制刀剑,但可通过掌控冶炼业和制作方法有效控制武器流向民间的规模;到热兵器时代,制造高性能枪炮、坦克、飞机等现代化武器的门槛很高,个人根本难以企及,国家管控遭遇的压力较小。然而,进入网络时代后,两大基础明显被削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
    A.相对于网络时代,国家更喜欢网络出之前的冷兵器肘代和热兵器时代
    B.在网络时代,国家维护国内稳定与安全的难度大大上升了
    C.信息的单向透明和对暴力工具的垄断是国家维护国内稳定与安全的基础
    D.在网络时代,国家必须加强对两大基础的限制
    4.
    人们谈到要培养儿童成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智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不少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了三分之一。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是错误的
    B.应当关注儿童成才培养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面发展
    C.科学家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D.只有提高儿童智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5.
    《三国演义》是明朝初期罗贯中作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为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提供了全景式的历史画卷,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文字主要意思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朝初期的罗贯中
    D.《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gwythree 发表于 2017-11-7 16:56:20

1.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民间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但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因此民间组织的权力应该小于政府权力。选择C项。
    2.答案:D
    解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实践出真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指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只有经过大量实践才能获取真知。所以选择D选项。
    3.答案:B
    解析: 文段中间部分主要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最后一句引出了作者要说明的意思,即在网络时代,两大基础明显被削弱了,随之带来的影响是国家维护国内稳定与安全的难度相较之前大大上升了。故本题选择B项。
    4.答案:B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态度理解题。
    文段首先提出一种观点,即儿童成才要发展智力,但是下文立即否定了此观点,并举出例子来证明观点的片面性。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儿童培养过程中智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应该得到全面发展。A、C项都不是作者的观点,而且过于绝对;D项表述明显和原文内容相悖。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B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主要意思”一词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提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题材、背景及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A、C、D都是材料中提到的一个部分,不能概括文字含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