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0-31 16:12:08

2018山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10月11日)

1.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2.由于冰河期消失,气候转暖,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随着人们狩猎工具的进步,对大自然征服力的增强,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而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根据这段文字,关于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风格细腻而精致
    B.多表现动物野性
    C.再现了人类生活
    D.色彩鲜艳、丰富
    3.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官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4.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方法,而无需借助任何空间技术。研究发现,激光能够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将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的百万分之一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原子对地球的磁性和重力领域的变化极度敏感。研究者利用这些成果,可以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研究它们的波动,从而定位其运动,并准确查明它们的所在位置。此时,其踪迹定位工作会交由一个仅有1米长的装置来完成,关键在于如何把它打造成微缩装置,以便将其安装在智能手机之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革新
    B.激光在科技创新中的新用途
    C.新定位系统在前沿领域的应用
    D.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
    5.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
    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
    答案解析见下页
   

gwyfour 发表于 2017-10-31 16:18:11


    1. A
    【解析】文段开头介绍沉积物基准这一概念,并指出其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后文通过转折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体系和规范,故选项需基于原文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需要建立完善的沉积物基准体系。A项“弥补沉积物基准体系的不足”属于对策类表述,符合文段主旨,当选。
    B项中“未成体系”表意过重,文中只表述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体系,并非没有体系。
    C项是文段前半部分论述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的重要性,然而后半部分的问题才是文段重点所在,排除。
    D项的“较多进展”为转折前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中石器时代绘画场所的变化,接下来通过“而”指出人类活动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之后具体阐述中石器绘画如何呈现人类活动,因此文段重点阐述中石器绘画再现了人类生活,对应C项。
    A项,根据“忽略细节刻画”可知“风格细腻精致”错误,排除。
    B项,根据“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可知“多表现动物野性”错误,排除。
    D项,根据“用色单纯”可知“丰富”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A
    【解析】文段为按时间先后顺序论述的并列结构,首句指出文段谈论的核心话题“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依次论述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东汉时期的公文保密办法,对文段内容归纳概括,A项准确。
    B项“封泥”只出现在秦朝和东汉,表述片面,排除。
    C项和D项主题词与文段不符,文段谈论的是公文的保密方法而非“档案存储方法”或“文书保存方法”,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的方法,接下来对新的定位方法进行具体阐述,通过“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来进行定位,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对应D项。
    A项“智能手机”非文段重点,且“应用程序的革新”表述不明确,排除。
    B项“科技创新”扩大范围,文段谈论的是如何定位的原理,排除。
    C项“在前沿领域的应用”非重点,文段重点论述的是新定位方法的原理而不是应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D
    【解析】本题考察细节判断。文段对痴呆定义为“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与A项中“突然发病”相悖,排除A;
    文段未提及痴呆发病是否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排除B;
    C项“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为无中生有,排除;
    文段尾句提到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痴呆的患病率又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故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祝您公考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山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