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行测常识备考:古诗词中的借代词
在文章中,用得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修辞,就是借代。用相关或相近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这就是借代。譬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句中的“一针一线”就是代指东西的.是用部分来代整体的借代方法。古诗词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借代词: 桑梓:家乡桃李:学生
南冠:囚犯
同窗:同学
巾帼:妇女
丝竹:音乐
须眉:男子
手足:兄弟
伉俪:夫妻
桑麻:农事
三尺:法律
膝下:幼儿
华盖:运气
庙堂:朝廷
黔首:平民
阡陌:田野
杏坛:教育界
朱门:富贵人家
藩篱:边防
摧眉:低头
缙绅:做官的人
祝融:火灾
寸管:毛笔
杜康:酒
纨绔:富家子弟
汗(汉)青:史册
万钟:高官厚禄
山林:隐逸生涯
中鼎:仕宦生涯披
宫锦:考中进士
婵娟、嫦娥:月亮
白丁、布衣:百姓
提携、垂髫:小孩
持戟、旌旗:军队
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警报或军情消息
戎马、干戈、金鼓、烽烟:战争
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盖冠、衣冠:世代做官的读书人
冠缨:世代做官的世家豪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