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10-8 13:36:27

2018山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9月13日)

1.近年来,粉尘爆炸事件屡见不鲜。下列粉尘中不容易引起爆炸的是:
    A. 面粉
    B. 奶粉
    C. 肥皂粉
    D. 水泥粉
    2.下列哪两种疾病由细菌引起:
    A. 手足口病、狂犬病
    B. 麻疹、腮腺炎
    C. 肺结核、破伤风
    D. 非典型肺炎、水痘
    3.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竞争关系:
    A. 鹬蚌相争
    B. 不见兔子不撒鹰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鸠占鹊巢
    4.下列关于胎儿与母体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胎儿和母体的血液通过脐带相通
    B. 胎儿和母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C. 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是子宫
    D. 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进行物质交换
    5.王某将自家三层楼房的承建工程承包给没有施工自制的包工头李某。双方合同约定,李某“包工不包料”,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事故责任由李某承担。李某找来邻居张某帮工,工资100元/天,施工过程中脚手架倒塌,将在地面往上递砖块的张某压成重伤。张某要求包工头李某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李某不允,双方闹至法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某承担全部责任
    B. 王某、李某、张某都要承担责任
    C. 李某、张某承担责任,王某没有责任
    D. 王某、李某承担责任,张某没有责任
    答案解析见下页
   

gwyone 发表于 2017-10-8 15:13:31


    1.【解析】粉尘爆炸,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水泥粉尘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爆炸。特定条件有很多,比如说粉尘产生在油雾或可燃性气体里,就容易爆炸,因此选C。
    2.【解析】A选项错误,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B选项错误,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发热、流涕、眼结合膜炎、咳嗽、口腔粘膜班及周身班丘疹为其临床特征。腮腺炎分病毒性的细菌性的,细菌性的一般无传染性,而病毒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的急性传染病。应该属于病毒性腮腺炎。
    C选项正确,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两者均为细菌感染。
    D选项错误,非典型肺炎是一个总称,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这些病原体,有可能是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军团杆菌引起的肺炎症状。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3.【解析】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谓之种间关系。生物种间关系通常是围绕物质、能量、信息和栖所等方面来展开的,其中尤其是食物联系。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概括起来有合作、共栖、寄生、捕食、竞争等几种主要形式。
    《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不见兔子不撒鹰是指没有出现明确的目标,就不会采取切实的行动,形容做事稳当,沉着稳重等,有时候有贬义,说明人的阴谋。俚语用法:比喻没有看到真正的目标,决不轻易露出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前面三种都是捕食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
    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竞争的结果,或对竞争双方都有抑制作用,大多数的情况是对一方有利,另一方被淘汰,一方替代另一方,竞争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种间对抗性相互关系。鸠占鹊巢是鸠取代了喜鹊,因此是一种竞争关系。
    4.【解析】A选项错误,脐带的一端连接胎儿,另一端连接胎盘,胎盘再通过胎盘膜同母体子宫内膜相连接,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进行物质交换。故胎儿和母体的血液不相通。
    B选项正确,基因是染色体携带的遗传的基本单位,是贮藏遗传信息的地方,其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它是决定人类特性的特质,能把遗传信息遗传给后代。子女的46条染色体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因此,胎儿与母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各自遗传父母一半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的特性共同控制着胎儿的特征。
    C选项正确,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是子宫。
    D选项正确,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5.【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整改,没收违法所得;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上述法律可以看出,发包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接受发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违反了法定义务,发包人未尽选任义务的情况下,其存在过失,且该过错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根据侵权法的理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雇主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亦有过错,二者构成共同侵权,故而承担连带责任。故本题王某将工程承包给没有施工资质的李某,应当承担责任,虽然王某与李某合同约定事故责任由王某承担,但是该合同没有外在约束力,因此该事件应该是王某和李某承担连带责任,故选D。    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祝您公考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山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