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9-21 17:57:32

2018山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9月3日)

1.通过遥感探测发现,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每2~3天在2公里以上的高空就有一股从西风带吹来的浮尘,当它抵达华北平原上空后,由于地势降低,风速下降以后浮尘便会往下与污染物相混合,遭遇水汽后细粒子个体便迅速增大,造成大范围高强度的污染现象。如果遇上南边气流比较强,会形成华北地区持续多天的重污染天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现象的( )
    A.形成原因 B.形成过程 C.覆盖范围 D.发生时间
    2.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 。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B.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C.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D.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3.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强调中央政府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B.论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4.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除了发电效率高外,启动速度快也是联合循环技术的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汽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城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
    A.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B.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C.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D.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5.①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再生建筑学也逐步成为了一门独立而完整的技术科学
    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众多城市已经完成改造,向现代生活方式过渡
    ③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架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结构和装修,大幅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就是“再生建筑”
    ④以阿姆斯特丹等港口为发端,欧洲各主要城市先后开始漫长的建筑再生运动
    ⑤它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当时西欧各国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对产业和城市的升级改造
    ⑥城市中传统的以居住为主的封闭社区和街区,开始让位于交流、娱乐、购物等现代商业的空间需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①⑤③④② B.④③⑤⑥①②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⑤⑥④②①
    答案解析见下页
   

gwythree 发表于 2017-9-21 19:25:15


    1.【解析】A。由“由于”、“造成”、“形成”等关键词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因此A项正确。文段并未详细描述空气污染的形成过程,因此不选B项。
    2.【解析】C。文段第一句讲的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后面讲的是气味模式的形成原理和过程,而这正是人类能够辨别不同气味的原因,因此横线处填入C项最合适。
    3.【解析】B。由文中两个分号前后出现的三个主体(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可知,文段从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三个角度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手段措施,只有B项正确。
    4.【解析】B。由“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可知,应是燃气轮机早于蒸汽轮机启动,B项说法与文段不相符。
    5.【解析】D。文段围绕“再生建筑”展开,按照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应该先引出这个概念,因此③作为首句最恰当,由此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为D项。代入验证,文段先后介绍了“再生建筑”的定义、起源、发展,最后说明了“再生建筑学”应运而生,顺序合理。    以上是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整理发布的,祝您公考成功!知满天教育山西分校联系电话1893512119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山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