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9-11 22:37:46

【2018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模拟练习(9.14)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10月中旬报名,11月末进行笔试,距离考试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打算参加2018国考的考生们要提前备考哦!文都公务员考试小编每天会为大家呈上2018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为大家备考助一臂之力!
    推荐阅读:
    2018年国家公务考试行测每日一练(9月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考试申论范文每日一篇(9月汇总)
    1、当然,读书需要_____。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
    B、专心致志
    C、循序渐进
    D、一丝不苟
    2、“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们非常熟悉。然而_____,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打上折扣,就在于眼睛里只有“收银员的手忙脚乱”,却忘记了推己及人,忘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易行难
    B、截然相反
    C、动辄得咎
    D、纸上谈兵
    3、从已公布的情况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字。由于惜墨如金,_____,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穿凿附会
    B、语焉不详
    C、欲言又止
    D、切中肯綮
    4、 应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_____“创新成功就是领导能力强、创新失败就是领导能力差”的错误观念,从而给地方创新实践_____宽松的社会氛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革除 营造
    B、祛除 创造
    C、铲除 建造
    D、消除 塑造
    5、物质上丰裕而精神上_____的现代人,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迫切地强调自己的“个性”。“个性”首先指的是人的自主性,但在消费社会,无数商业广告和“人生指南”每天都在标榜:只要选择了它们所推荐和_____的生活方式,就代表了你有“个性”。“个性”的目标捉摸不定,人们疲于奔命。“个性”的标志不断被刷新,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被消费品重新塑造了一遍“个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贫 张扬
    B、贫苦 夸张
    C、匮乏 宣传
    D、贫乏 鼓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是C
    解析:由后文中“厖阶梯,引导厖攀登厖高峰”可知,“阶梯”、“高峰”都有更上一层楼之意,C项“循序渐进”为有步骤地逐步深入提高之意,故锁定正确答案为C项。A项“循规蹈矩”即遵守规矩,而后文无规矩体现,故排除A项。B项“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后文没有体现出聚精会神之意,故排除B项。D项“一丝不苟”即做事认真细致严谨,与“读书”搭配不当,后文强调读书需逐步提升而非认真细致,故排除D项。
    2、正确答案是A
    解析:文段所需词语表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实践的时候会大打折扣,“知易行难”指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实较难,A项符合文意。B项“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截然不同,文段表达在实践中打折扣,没有达到完全相反的程度,语义过重,排除B。C项“动辄得咎”指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与文意不符,排除C。D项的“纸上谈兵”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文段的侧重点并不在“空谈”理论上,排除D。
    3、正确答案是B
    解析:由文段的“惜墨如金”及“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的语境提示可知,有关部门交代的信息过少,说的不够详细,B项“语焉不详”指说得不详细不确实,符合文意,当选。A项“穿凿附会”指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文段表示交代的信息少,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欲言又止”指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文段无“苦衷”之意,排除。D项“切中肯綮”指解决问题切中要害,语义与文意相悖,排除。
    4、正确答案是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错误观念”,“祛除”一般表示去除疾病,与“观念”搭配不当,排除B项。
    第二空,搭配“社会氛围”,“营造氛围”为常见搭配,C项“建造”一般与“楼房”、“建筑”等搭配,D项“塑造”一般搭配“形象”、“性格”等,均与“氛围”搭配不当,排除C项和D项。
    故本题答案为A。
    5、正确答案是D
    解析:第一空,根据“物质上丰裕而精神上厖”的转折结构可知,所填词语语义应与“丰裕”相反,且修饰对象为“精神”,“清贫”、“贫苦”均为贫穷、困苦之意,不能同“精神”搭配,排除A、B。
    第二空,根据“标榜”可知,文段语境偏贬义色彩,“鼓吹”有吹嘘之意,与“标榜”形成对应,D项符合文意。“宣传”为中性词语,感情色彩不符合要求,排除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模拟练习(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