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8-28 16:33:20

公考言语理解表达之易混同音词辨析(4)

31.物质——①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如:由精神到物质。②指金钱、生活资料等。如:物质享受。
    物资——生产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质资料。如:抗旱物资。
    32.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和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33.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钓竿、百尺竿头。
    杆子——有一定用途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电线杆子。
    34.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如:历史不容篡改。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35.捉摸(zhuō mō)——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可捉摸。
    琢磨(zhuó mó)——雕刻和打磨玉石,引申为加工而使之精美。如:文章几经琢磨。
    琢磨(zuó mo)——反复思考,考虑。如:他琢磨了好半天。
    36.征(zhēng)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如:病人有好的征候。
    症(zhèng)候——病情,病状。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考言语理解表达之易混同音词辨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