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8-8 13:24:12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

1.《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数十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明显加重.专家们认为,这样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可能来自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的失业群体,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同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制度上的缺位与失效,也在随时随地制造和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人群.
      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由多种原因形成
      B.流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口不能算作城市新贫困阶层
      C.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具有劳动能力的市民不会贫困
      D.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的老年人生活有保障不会贫困
      2.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下列对"转基因作物"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3.在英国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孩子没有理由的娇宠,犯错误的孩子会收到纠正甚至惩罚.家长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为的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家长体罚孩子.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英国人从不娇惯孩子
      B.英国人经常体罚孩子
      C.英国人管孩子时不伤其自尊
      D.英国人的法律有管教孩子的条款
      4.成都草堂小学和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同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从报道中的图片看,该小学的确外表美观,造型新颖.设计者称,校舍以"阳光下的水滴"为设计构思,充分表达了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原则下,尊重个性发展,尊重少年儿童人格特征的理念.至于评委会是否这么认为,公众不得而知,但很显然的是,该校舍之所以能获得建筑最高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第二个理由:该校舍在"5·12"地震中未有丝毫损伤.
      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缺乏人性的建筑是丑陋甚至邪恶的.
      B.生命关怀是一种令人尊敬的建筑创意 .
      C.只有传达生命、灵魂和美的才是建筑 .
      D.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建筑才有意义.
      5.学会普通话是为了与人交流,学会方言则是为了传承文化.这一主张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其实很是荒唐.方言的文化价值只是其用于人际交流的工具价值的衍生物,既然普通话已足以胜任人际交流,方言的工具价值之皮犹不存,其文化价值之毛将焉附?再说,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谈何容易.一个说方言的人很难同时说好普通话,反之亦然,因为二者难免"串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不是一件容易事
      B.学了普通话,没有多大必要再去学方言
      C.方言主要用来传播文化,不是用来沟通
      D.普通话和方言作用不一,不能等同视之
      1.答案: A
      中政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B选项与原文">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意思相悖;根据原文的意思,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有可能构成贫困群体,故C选项表述错误;>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的老年人也有可能成为贫困群体,故排除D选项.
      A选项是对文中形成城市贫困人群原因的概括,是正确的说法.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D
      中政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转基因作物……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和"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可判断,D项对"转基因作物"概念的理解正确.
      A项"环境影响"说法错误,材料提到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是通过生物技术移植基因造成的.B项"产生额外基因"说法错误,材料提到基因使作物产生额外特性,并非作物本身产生额外基因.C项"杂交作物"说法错误,材料提到转基因作物的某种新特性是杂交方式无法获得的,可判断转基因作物不是杂交作物.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B
      中政解析:
      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B项没有依据,文中只说"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家长体罚孩子",并不意味着"英国人经常体罚孩子",所以不准确.从文中第一句可知,英国人对孩子是很严格的,不会娇惯孩子,即使有"娇惯"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故A正确.从文中"家长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可知C项正确."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家长体罚孩子",体罚孩子为"管教孩子"的一部分,故"英国人的法律有管教孩子的条款",D正确.综上,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A
      中政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题,需要间接理解文意.由"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第二个理由:该校舍在‘5·12’地震中未有丝毫损伤"可知建筑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B、C、D项都是对文段的正确理解.文段并未就缺乏人性的建筑展开论述,故A项对文意的理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B
      中政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考查表面主旨题.
      本文重点在论述方言和普通话同时掌握这种行为的可行性.分别从"工具价值不存在就没有文化价值"和"同时掌握并不容易"两个角度去论述,结论就是掌握了普通话,就没必要再学方言.
      A项仅仅是一个分论点;C项理解不正确;D项不是文章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