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言语理解表达之成语俗语训练(3)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C.现在这样乱糟糟地没有一个标准,南北口音不同,一个译者译成一个模样,随心所欲,教读者莫衷一是。
D.李军原来的学习基础虽然不好,但他凭着一股打破沙锅璺(wèn)到底的精神,刻苦钻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已名列前茅。
11.【答案】B。解析:竭泽而渔: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休戚相关:指彼此的优喜祸福紧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就不恰当,可换为“息息相关”。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说法对,得不出一致的结论。打破沙锅璺到底:比喻对问题寻根究底。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搬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之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
B.真是怪事,电影院一挂出“少儿不宜”的牌子,观众反而多起来,都开演半个小时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C.很多留学生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而不能很好地研究本国的事情,这是很不好的风气。
D.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马上改正,如果犯而不校,那就危险了。
12.【答案】C。解析:A项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居他乡。B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D项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黄健翔特立独行,他的解说使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B.有人认为,霍金的理论非常高深,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实在是不知所云。
C.不管主题、情节是否需要,总塞进一些灯红酒绿的舞会场面,审很多电视剧的通病。
D.纳税若不被大众普遍接受,那么,让社会更趋公平和谐的愿望就只能成为海市蜃楼。13.【答案】B。解析:不知所云:不知所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听到这个消息,不祥的预感涌上四个老人的心头,他们又沿路返回,细细寻找蛛丝马迹。B、那时严福祥和全楼的人们正在熟睡,谁也没想到他们在香甜的梦中要和突如其来的大火不期而遇。
C、在以后的岁月里,埃菲尔的一些不同凡响的设计不断涌现,这些设计既结构简便,又造价低廉。
D、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事。
14、【答案】D。解析:耸人听闻: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此处应用“骇人听闻”。
1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十五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在万众瞩目的点火仪式中,一匹奋力奔向火炬台的阿拉伯骏马感染了整个现场,当圣火引燃时,现场所有人的激情毫无保留地释放了。
B.很显然,我们班能在这次评选中获得第一名,是与班长振振有词的陈述分不开的。
C.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D.由于考不上学,他不吃不喝,哀毁骨立,大家看到后,心里很难受。
15.【答案】A。解析:B“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带贬义。C“回肠荡气”:使中肠回旋,意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委婉动听,感人至深。D“哀毁骨立”:多指丧亲、守孝期间尽礼而损坏身子,极瘦极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