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31 12:07:18

2017公职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52)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争夺奖牌的事实,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失败还未成为最后的事实时,决不能轻易接受失败!在胜利尚存一丝微弱的希望时,仍要拼尽全力去争取胜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强者。
  由上述题干可推出以下哪个选项()。
    A.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都来自拼搏
    B.弱者会轻易地接受失败
    C.真正的强者决不接受失败
    D.只有在失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时,真正的强者才会接受失败
    2.五十年代的西德、六十年代的日本、七十年代的新加坡和台湾、八十年代的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都很高。但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上述事实能够支持的观点是()。
    A.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B.没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一般经济增长率都较高
    C.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经济的损害
    D.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通货膨胀
    3.妈妈每天早上都会为上小学的儿子做早餐。妈妈会做的早餐品种有面条、水饺、稀饭、蛋炒饭、煎饼等5种,但每天她只为儿子做其中的一种。已知:
    (1)做面条比较容易,一周做两次,两次在一周内相隔3天
    (2)做稀饭的时间是在第一次做面条的前一天或后一天,一周仅做一次
    (3)做水饺也是一周仅做一次,但这次是在第二次做面条之前的任何一天
    (4)做蛋炒饭也仅限一次,时间与第一次做面条那天在一周内相隔4天
    (5)有一次做煎饼的时间是在第一次做面条之前
    假定周一为一周的第一天,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周一做稀饭
    B.周二做面条
    C.周四做水饺
    D.周日做煎饼
    4.一旦消费者认识到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他们普通都会增加消费,这种增加很容易通过消费者希望不再推迟购买那些肯定会涨价的商品这一现象得到解释。尽管消费者预料到价格持续上涨,工资也会随之上涨,但是在长期通货膨胀期间,消费者最终还是会推迟那些甚至是日常生活品的购买。
    下列()项如果正确,最能有助于解释上述描述的消费者行为的明显不一致。
    A.消费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存的钱比非通货膨胀期间存的钱多
    B.通常经济指标发出通货膨胀已经开始的信号和消费者意识到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之间有一个滞后
    C.如果很大数量的消费者不能购买商品,那么价格最终会降下来,但是工资不会受到影响
    D.因为工资的增长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所以消费者的购买力在长期通货膨胀阶段有所下降
    5.全运会男子10000米比赛,山东、北京、河南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甲断言:“传统强队山东队训练很扎实。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则说:“据我估计,后起之秀北京队或者河南队能够进前三名。”丙预测:“第一名如果不是山东队的,就是北京队的。”丁坚持:“今年与去年大不相同了,前三名山东队最多能占一席。”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
    A.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山东队,第三名山东队
    B.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河南队,第三名北京队
    C.第一名北京队,第二名山东队,第三名河南队
    D.第一名河南队,第二名山东队,第三名山东队

gwyfive 发表于 2017-7-31 13:39:19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句话说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率都很高。第二句话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第二步:根据题干判断正确选项
    题干中并没有说增长率高就不会通货膨胀,只是文中列出的几个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因此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A项错误。B项和C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及,因此不能推出。题干举了几个例子,证明了D项“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通货膨胀”。因此答案为D。
    3.答案:B
    解析:本题为排列组合题型。
    第一步:找突破口
    一周有7天,由“(4)做蛋炒饭与第一次做面条那天在一周内相隔4天”可知,第一次做面条只能是在周一或周二;又知(5),可知第一次面条是在周二,B正确。
    第二步:分析其他选项
    由(2)和(5)可知,周一做的是煎饼,周三做稀饭,A项和D项错误;由上述推论可知,周一煎饼、周二面条、周三稀饭,结合(1)和(3)可知,周六做面条,做水饺可选在周四或周五,所以C项无法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消费者一旦认识到通货膨胀开始,就不再推迟购买那些肯定会涨价的商品,但在长期通货膨胀期间,消费者最终还是会推迟购买消费品。没有论据。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需要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D项分析了在长期通货膨胀期间,消费者因为工资的增长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从而推迟购买消费品,解释了题干中的矛盾,加强了论点。A 项对比的是消费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和费通货膨胀期间的存款量,跟长期通货膨胀期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项同样没有涉及长期通货膨胀期间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无关选项;C项谈的是价格下降和工资的关系,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无关,无法解释题干。A、B、C都解释不了题干中的矛盾,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公职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