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four 发表于 2016-6-23 10:38:44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部分电信及ISP服务商一览表

   
      
            电信级ISP服务商
            
            电话费(分钟)
            上网费(分钟)
            合计费用(分钟)
      
      
            163公开用户
            电话、用户名、密码均为163
            0.02元
            0.066元
            (4元/小时)
            0.086元
      
      
            263首都在线
            电话2631用户名、密码263
            0.02元
            0.15元(白天)
            0.10元(黑夜)
            0.17元(私人用户
            每月158元封顶)
      
      
            2911畅捷网苑
            电话、用户名、密码均为2911
            0.02元
            白天0.066元
            夜间0.033元
            0.086元
            0.053元
      
   

116.哪一个服务商上网费用最高?(    )。
A.163         B.263        C.2911       D.不清楚
117.某人工作辛劳而又喜欢业余上网,他个人用户中有396元,请问他最可能选择上述三家中哪一个
A.163         B.263        C.2911       D.不清楚
118.163用户的总费用占263用户总费用的比重(每分钟)为多少?(    )。
A.50.6%        B.44%        C.57%        D.29.3%
119.夜间上网两个半小时,消费最低廉的用户总计费用为多少?(    )。
A.7.56元            B.12.9元             C.4.95元         D.20.85元
120.263用户白天的上网费比2911用户白天的上网费贵多少?(    )。
A.127%               B.44%                C.93%               D.105%

二、根据下图,回答121~125题。


121.图中所列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
A.1950—1958年                           B.1959—1961年
C.1962—1975年                           D.1976—1986年
122.1976—198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1950—1958年低(    )。
A.8.4                                     B.8.4%
C.8.4个百分点                           D.8.4‰
123.下列时期死亡率最高的是(    )。
A.1950—1958年                           B.1959—1961年
C.1962—1975年                           D.1976—1986年
124.1959—1961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是1950—1958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的多少?(    )。
A.1/4               B.20%            C.1/6            D.15%
125.1962—1975年平均每年增长人口比1976—1986年多多少?(    )。
A.682000人                               B.68.2万人
C.6820000人                              D.68200000人

gwyfour 发表于 2016-6-23 10:56:47


三、根据下图,回答第126~130题。


126.除了怀孕与哺乳期的妇女,个体在(    )年龄段对钙的需要量最大。
A.青少年               B.成人         C.更年期      D.怀孕与哺乳的妇女
127.成人对钙的实际摄入量是应该摄入量的(    )。
A.20.28%               B.45.13%            C.61.59%            D.43.75%
128.(    )年龄段的人实际摄入钙的量最低。
A.儿童               B.成人                C.更年期            D.青少年
129.青少年与哺乳期妇女相比(    )。
A.前者比后者的钙营养状况好                   B.后者比前者的钙营养状况好
C.两者的钙营养状况均良好                     D.前者与后者的钙营养状况一样好
130.比较各年龄段的钙营养状况(    )。
A.儿童优于成人                               B.青少年优于哺乳期妇女
C.儿童优于哺乳期妇女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四、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31~135题。
据全球PVC产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估计在2005年以前,将超过美国目前每年约540万吨的PVC的消费量,成为全球最大的PVC消费国。
据统计,2002年全球PVC消费量2530万吨,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为全球前四大PVC消费国,当年PVC消费量分别为540万吨、423万吨、150万吨及147万吨,占有全球约50%的PVC消费量;如果以每人每年PVC消费量而言,分别为24千克、3.3千克、11.8千克和18千克。过去五年来中国对PVC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4.5%,预估在2007年以前,中国的PVC或PVC上游原料VCM消费量仍将以每年平均9%的成长率增加,而中国本身PVC产能年增率仅2.7%,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中国仍需大量进口PVC原料。
由于中国对PVC需求急速增加,国内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兴建年产量170万吨的PVC生产线,产能扩张幅度约占全球PVC新增产能的2/3。报告指出,中国对PVC原料的需求主要来自住宅建筑及工程等需求,占PVC总需求量的60%,PVC管的耐用年限高达30年的良好性能使PVC成为重要的工程建设需求原料。
131.2002年美国PVC的消费量是德国的(    )倍。
A.3.67                  B.1.28         C.4.69            D.0.27
132.2002年全球PVC消费量是(    )。
A.2530万吨            B.1080万吨         C.3550万吨          D.5060万吨
133.2002年日本的人口总数约为(    )。
A.2.5亿                B.2.8亿                C.1.27亿         D.3亿
134.未来五年内,全球PVC新产能约增加(    )。
A.85万吨               B.225万吨            C.135万吨          D.150万吨
13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
B.2005年以前,中国的PVC人均消费量将超过美国
C.2002年德国人均PVC消费是美国的3/4
D.住宅和工程建设是导致中国PVC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gwythree 发表于 2016-6-23 11:07:03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武侯墓前的“汉桂”有1700年的历史,而不是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A项错误;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出现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C项错误;根据常识,D项明显错误。
2.【答案】B。解析:材料从流派的特点入手,交待了“流派的出现丰富扩展了原有的表演形式,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的原因。所以,“流派的出现丰富扩展了原有的表演形式,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是材料的中心。
3.【答案】C。解析:材料的中心是“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选项ABD都把重点放在“司法机关”上了,不符合材料的中心。
4.【答案】D。解析: 材料提到两种用人现象:(1)招本科生、研究生装点门面(2)技术工人常常被排斥在人才的范畴之外,或者提起来重要,排起队来次要,关键岗位需要,而盘点“功名”时则觉得他们没必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说明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概念的认识存在错误。
5.【答案】D。解析:“无论是在温州市区,还是在桥头、白象镇,你总感到一种异常浓烈的气氛和活力在包围着你,这就是温州特有的商品经济气氛和活力。”这句话是材料的中心句,下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展开。选项D恰当地表述了这句话的意思。
6.【答案】C。解析:“以下要点”说明下面的内容是关于一些可供借鉴的应试要点。
7.【答案】A。解析:材料先说明“(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然后又指出开发的思路。BCD都没有突出“产业开发”这个思想。
8.【答案】B。解析:“尤其在当今石化能源逐渐短缺的条件下,其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说明能源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9.【答案】D。解析:“前者竞争过于激烈,后者竞争极不发达事出一源:争得大学文凭,正是为了毕业后捧上最保险、最有分量的铁饭碗。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怪圈阴影之下,许多中小学生并不是按照四化建设要求选定自己的学历、职业理想,于是学习的大目标失落了,对学历、职业理想的追求过分地实惠化了。”这说明,材料以“孩子之间升学竞争之激烈”与“许多企事业单位内职工之间竞争依然极不发达”的对比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表明了作者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态度。
10.【答案】C。解析:A项明显错误。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所组成的,所以BD项错误。
11.【答案】B。解析:AD明显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C项只说明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属性,而没有强调三者在语言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
12.【答案】D。解析:材料指出,在“国际交往和经济贸易日益广泛和频繁,跨国流动的资产量多值高,主体、客体等具有涉外因素的遗产继承将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我国公民在外国继承遗产需要向该国交纳遗产税,而外国公民在我国继承遗产无需交税,这既悖于国际间的公平原则,又有损于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
13.【答案】D。解析:前面说明原因,后面得出结论——“(古代)对工具书的需要远远不如今天这么迫切。”
14.【答案】B。
15.【答案】A。解析: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变本加厉: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前面不能再用“更加”。“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不应再加“更多”。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前面不应再加“独自”,意思重复。
16.【答案】B。解析:“伦理炸弹”具体就是“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等。很明显,这些都是“基因设计”对传统伦理道德造成的冲击。
17.【答案】D。解析:这段话说明磷虾在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AB把磷虾与其他生物并举,C略去磷虾未提,都不能作为结尾。只有D体现了这个意思,是全文最好的收束句。
18.【答案】C。解析:A项犯了逻辑错误。文中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A项却认为“地球气温急剧上升即是温室效应”。B项,文中提及光合作用后,用了“再者”一词以转而表述反馈调节作用,显然“反馈调节”不可能复指光合作用。C项“以上说法”指“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也就是与生态学家观点不一样的认识。C项正确。“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自净作用的认识”是不同于生态学家的看法,D项错误。
19.【答案】B。“得不偿失”的字面意思是“得到的不能补偿失去的”,在文章特定的语境中意指比较温室效应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是得不偿失。只有选项B吻合。
20.【答案】A。解析:作者没有就生态学家所做的“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全部淹没”的预言做评论。A项错误。本文核心句是:“但事实却是……”一句。意指即使是温室效应有有益的一面,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或者说是得不偿失的,由此也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倾向。
21.【答案】B。解析:AD项明显与文意不符,是容易排除的选项;而C项“难以实现”与“认识”显然搭配不合理。
22.【答案】C。解析:根据文意,A、B、D三项都是理解正确的。C项的错误在于“同颅脑一样”的理解缺少文中的依据。文中提到“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只是讲了肠脑的一部分物质构成,并没有就此说明作为具有“独立功能”的肠脑有“同颅脑一样”的能够控制肠胃运转的功能;另外,“同颅脑一样”还说明两脑都能够控制肠胃的运转,显然文中没有这个意思,要是“同颅脑一样”,肠脑便不能称其为“脑”了。
因此,C项对其功能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23.【答案】C。解析:对这一句话,联系上下文看,是在讲肠脑的物质构成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要的物质几乎相同的物质,是从物质构成上说明肠脑之所以叫作“脑”的理由。 A项说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B项说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都缺少根据,是不准确的。D项错在“所有的物质”上。文中的“所有物质”指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不是肠脑中的所有的物质。
24.【答案】D。解析: A项的错误在于对文中“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一句意思的把握失当。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可以影响肠胃神经功能,却不能“改变”肠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B项的错误在于对颅脑、肠脑两者发生联系的“渠道”没有把握准。联系两者的不是“情绪的变化”,而是迷走神经。C项忽视了最后一段第一句话“最初的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一句,错认为“进食和消化”是肠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
25.【答案】B。解析: A项的内容,从第1段和第4段中可以找到根据。C项的内容在第3段中也能找到依据。D项的内容来自第4段。肠神经的位置是早为人知的,B项错误。
26.【答案】C。解析: 60×1/2=30, 30×2/3=20, 20×3/4=15 ,15×4/5=12 ,12×5/6=10。


34.【答案】A。解析:整数部分是和数列;分数部分是积数列。
35.【答案】B。解析:根次是连续的自然数列;根号内数字是和数列。
36.【答案】A。解析:设桥高为x两次量桥的长度绳子的长度不变,第一次为2(x+8),第二次为3(x+2),2x+16=3x+6,x=10,绳子长36,答案是A。
37.【答案】D。解析:略。
38.【答案】D。解析:内角和180度,答案是D。
39.【答案】A。解析:两列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要走的路程是两列车的车身长度的和,所以 (235+215)÷45=10秒,答案是A。
40.【答案】D。解析:第一天看了225×1/9=25,第2天看了(225-25)×1/2=100,所以接下去就应该从126开始看。

gwythree 发表于 2016-6-23 11:55:11


41.【答案】B。解析:把一位数看成是前面有两个0的三位数,如:把1看成是001.把两位数看成是前面有一个0的三位数.如:把11看成011.那么所有的从1到500的自然数都可以看成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03年重庆市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