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名师指导: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4)
面试题目一:国家发改委出台一个有关节能的通知,实行135法,要求公务员从家到单位上班一公里步行,三公里骑自行车,五公里做公交车 ,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对于发改委提出的这一节能通知,我深表赞同。当前我国正处于整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公车费用过高、政府信任危机等问题重重纠结,发改委适时发出实行135法的通知,我觉得正是抓住了重重问题的根本,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公车费用过高、超标配车、违规用车等问题,是目前公车使用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也伤害着政府的形象,135法的提出,规定了明确和简洁的措施,从侧面有力推动了这一问题的解决。
第二,城市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时当今日益严峻的一个问题,北京作为首都,因为拥堵问题被民间调侃为“首堵”,135法的提出,减少了公务车的出现,给城市交通道路腾出了更多的空间,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能环保是每个人都应该去践行的理念,从政府出发的话,更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的推广,也有利于塑造政府良好的形象。
不过,这个135法毕竟也还只是一个通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实际效果也还有待观察,尤其是能否激发起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是通知能否实行的关键。所以,希望在通知下发的时候,还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指导,促进各地能够认真执行这一方法,从而形成这样一个井然有序的公务员出行情况。
题目二:一大三学生破解一道国际数学难题,国家给予他正教授级,并奖励100万,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国家破格聘用一大三学生为正教授级、奖励100万是对该学生科研能力的肯定,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开辟鼓励青年才子做研究的学术风气,但是如此巨额的奖金、快速的提拔无论是对于这名学生本身的发展,还是学术研究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对于一名大三学生来说,即使拥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由于缺少社会的历练,正教授级的身份不免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正确使用这笔“巨额”奖金,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突如其来的奖励,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导致错误的金钱观、人生观,不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这样“不适度”的奖励,会引发研究者的互相攀比,造成学术研究功利化,不利于营造“重学术、重科研”学术氛围,影响学术研究的长远发展。
我认为,对于学术研究的奖励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国家要为杰出的青年人才提供第一笔科研经费,提供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尽可能多地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应该贯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为所有优秀的杰出的人才提供他所需要的事业发展的平台,提供生活保障的必要经费,提供科研所需要的必要经费,提供他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最富有创造力的时间里从事他们所喜爱的科学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