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名师指导:行测常识判断专项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广大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理解。为此,教育专家结合历年国考行测真题,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2014年—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常识判断作为行测考试五大专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辨别的基本能力,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国情社情、政治(哲学)、人文、科技、法律、经济和地理知识。教育专家对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和真题进行了分析,对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实际的指导意义。
国考常识国情社情部分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一是考查题量趋向稳定。
二是重者恒重,重点考查方向不变。
(二)政治(哲学)常识考点盘点
近三年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中,对于政治(哲学)常识的考查,更加突出考生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关注度,多是结合当前社会时事热点来出题,并且有明显的结合多学科出题的特点,但题量有减少态势。
(三)人文常识考点盘点
近三年的文化常识主要体现了以下两大特点:
一是我国特色文化与古典文化的考查比重越来越大。
二是外国文化列入人文常识的考查范围。
(四)科技常识考点盘点
科技常识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生活常识为常考内容。
二是物理化学常识与古诗词相结合。
(五)法律常识考点盘点
法律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地市级考试多考查法律运用能力。
二是新近颁布修改的法律法规为常考内容。
(六)经济常识考点盘点
经济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不作为重要考试内容,题量很少,只是略有涉及。
二体现交叉学科考查的趋势。
七)地理常识考点盘点
地理部分考查内容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地理题量有所增加。
二是减少了单纯考查知识点,相关内容与其他学科组成复合型试题考查综合性素质的趋势愈加明显。
整体特点分析
教育专家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总结出常识判断专项有如下特点:
特点一:副省级与地市级分别出题
从2015年开始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分为副省级与地市级两份考卷,其中有大量试题重合,但也有很大不同点,地市级考试更加注重对法律常识方面的考查。
特点二: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
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求考生要能记能背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特点三:以时政热点为切入口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对时政热点的考查,多以年度热点事件为切入口,深度测查考生对该热点事件背后所涉及的考点的了解程度。
特点四:地市级考试考查法律题目较多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对法律方面的考查侧重点不同,2016国考行测副省试卷没考查法律题,地市级考试考查4道法律题,占常识部分总题量的五分之一,可见地市级考试与副省级考试的法律部分侧重点不同,地市级考试将更深入测查考生的法律基础及运用能力。
特点五:注重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及科技素养
人文社科及科技素养包括中外文学、古代及近现代历史知识、科技发展、日常生活常用知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既考查理论,也考查应用,人文社科类题目出现读图题,这将是未来几年考试的新趋势,考生平时复习中要注意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这部分考点在国考常识部分的比重大大增加,不仅要求考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更对考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