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20:18:28

省考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政治常识(2)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及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 珍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
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
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三个代表”
    (1)主要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它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
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驟
    (1)战略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步骤: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
骤,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3)建设: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它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它的本质 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
面,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社会公正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既满
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保证后代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是我国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 约并重;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
香港、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
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再次提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考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政治常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