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常识判断:中国、外国文学常识(1)
中国文学常识(一)先秦两汉文学史
先秦两汉文学,包括上古原始社会至殷商奴隶社会的文学,商、周至春秋奴隶社会的文学,战国至 秦朝封建社会的文学,西汉至东汉封建社会的文学。
我国最早最原始的文字出现于殷商。甲骨文就是商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到春秋时期,
中国的书面文学开始形成、兴起。这个时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都已产生。重要的著作有《诗经》、 《尚书》、《春秋》等。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周代
诗歌,共305篇,它在先秦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部分。
战国时期,出现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左传》相传为左丘明编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编年史,又是
一部兼具文学特色的散文名著。诸子散文成就最高的是《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战国时期,在南方继《诗经》后,出现了浪漫主义风格的《楚辞》。《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包括宋 玉、景差、贾谊、刘向等人的作品。
两汉散文、赋代表作家主要有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枚乘(《七发》)、刘向(《说序》、 《说苑》、《列女传》)等。
汉代最伟大的作家和作品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所著, 对后代史学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1.赋
赋是汉代文学创作主潮,到了魏晋时期也仍有发展。如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左思 的《三都赋》等。
2.散文
南北朝散文方面也出现两部名作:一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二是北齐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3.文学理论
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繁荣,文艺理论在这时期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有:曹丕的《典论•论文》、
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