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应对技巧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大部分之一。与其他四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重点在于考察考生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知识的积累。常识判断这部分不容易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它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那么,考生到底应该掌握哪些学科的知识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2013年国考行测指导:常识判断应对技巧。1、法律方面的知识。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应系统学习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如《宪法》(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宪法监督,新中国宪法的沿革。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济制度,国家形式,国家机构等)、《刑法》、《民法》、《经济合同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当然,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好《国家公务员法》。对于这些法律,如果没有机会学习规范的教材内容,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法律的原文找来,认真仔细地阅读并思考一遍,一定在考试中大有益处。
2、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方面的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学期间的主要政治课,需要复习所学的教材。对于邓小平理论知识,除了所学教材知识以外,还应围绕目前的形势学习十六大报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和现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型教育活动的知识等,掌握好目前我国正在贯彻落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3、时政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应试者应了解过去一年来的国内和国际大事,尤其是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大事,可以翻阅过去一年来的《半月谈》等时政性的杂志或报刊,对于正确选择时事方面的试题很有帮助。
4、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行政学、管理学和公文写作学等相关知识。从对近几年的试题分析中发现,在常识判断试题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点所占比重相较大,所以掌握一些行政管理学的知识就成为应试者必须重点复习的内容。况且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必不可少。而这重点又是人事行政管理中的《国家公务员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生在熟练掌握以上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应注重日常的积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人文、科技、经济等知识的关注,注意对社会时政热点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常识判断这一部分的答题中应对自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