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常识判断精选题五
221.美国次贷危机的“次”是指(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222.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方的方法算出来的
B 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C 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D 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22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 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22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5.在形形色色的高考腐败案中,真正的“主角”是教育、民政、户籍等相关部门的的部分工作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丧失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
A 诚实守信 B 爱岗敬业 C 奉献社会 D 服务群众
参考答案及解析:
221.D【解析】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他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是那些没有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较低。比如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有多少收入的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
222.D【解析】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223.C【解析】“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24.C【解析】解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这三个国家是 美国,俄罗斯,中国
225.参考答案是B
226.下列关于含磷洗衣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含磷洗衣粉可以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含磷洗衣粉是造成湖泊等水体发生“赤潮”的元凶之一
C.含磷洗衣粉易吸水,易结块
D.含磷洗衣粉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
227.根据公文行文规则,下列行文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向党政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
B.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请求指示批准
C.党政机关应尽量联合行文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政府联合行文
228.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22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2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参考答案及解析:
226.C
227.D
答案详解:机关间相互行文应贯彻党政分开原则,可见A项和B项错;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可见C项错;联合行文的主体应该对等,可见选D。
228.B
答案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原因的把握。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B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如果考生对这一原理不熟悉的话,可能会误选A项。
229.C 答案详解:朴素唯物主义 又称“素朴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230.D
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价值内容的认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在于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人,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重性的表现。个人价值即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价值的承认和对个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贡献。依据以上分析.可知D为唯一正确答案。
226.下列关于含磷洗衣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含磷洗衣粉可以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含磷洗衣粉是造成湖泊等水体发生“赤潮”的元凶之一
C.含磷洗衣粉易吸水,易结块
D.含磷洗衣粉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
227.根据公文行文规则,下列行文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向党政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
B.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请求指示批准
C.党政机关应尽量联合行文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政府联合行文
228.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22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2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参考答案及解析:
226.C
227.D
答案详解:机关间相互行文应贯彻党政分开原则,可见A项和B项错;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可见C项错;联合行文的主体应该对等,可见选D。
228.B
答案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原因的把握。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B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如果考生对这一原理不熟悉的话,可能会误选A项。
229.C 答案详解:朴素唯物主义 又称“素朴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230.D
答案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价值内容的认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在于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人,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重性的表现。个人价值即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价值的承认和对个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贡献。依据以上分析.可知D为唯一正确答案。
23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C.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23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B.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D.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23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
A.复杂劳动为尺度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234.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235.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劳动生产率
C.生产劳动者 D.科学与技术
参考答案及解析:
231.A【解析】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232.A【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33.B【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234.A【解析】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235.A【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统一体即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
236.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热爱社会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爱国家、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237.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内容不包括:( )
A. 德 B. 廉 C. 勤 D. 绩
238.事业单位内的管理人员连续( )年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
)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优先晋升职务的资格。
A. 三 二 B.二 二 C. 三 三 D. 二 三
239.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包括( )
A. 十级
B. 十一级
C. 十二级
D. 十三级
240.事业单位的定期考核结果分为:( )
A. 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
B. 优秀、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C. 优秀、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
D. 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参考答案及解析:
236.A【解析】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237.B【解析】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能:主要考核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更新情况;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8.A【解析】管理人员连续三年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两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优先晋升职务的资格。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有续聘的资格;连续两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在职务岗位空缺内可优先推荐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考试考核评定。工勤人员连续两年以上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聘任技师的优先资格。
239.D【解析】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240.A【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规定: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241.经上级行政机关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的行政行为的,( )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A.也可
B.应当
C.必须
D.不能
242.乌鲁木齐市的甲公司长期租赁乙公司的临近大十字街的房屋,经过装潢后开设桑拿浴室,对外经营,并为桑拿浴室投了50万元保险。后因甲公司长期无力支付租金,乙公司屡次派人上门索要,恶语相加,声称再不给钱就将封锁桑拿浴室。甲公司召集领导班子开会讨论应对策略,经全体一致同意,决定放火烧毁桑拿浴室,一来解对
乙公司之恨,二来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取保险赔偿。甲公司在放火后为稳妥起见,又买通保险公司公估人员丙,出具了对甲公司有利的评估意见,最终如愿以偿。
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只构成保险诈骗罪,丙和甲公司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甲公司构成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应数罪并罚,丙和甲公司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C.甲公司只构成保险诈骗罪,丙单独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D.甲公司构成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应数罪并罚,丙单独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243.公民赵理在乘车出差途中,因翻车而下落不明,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的期限最早为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244.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24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议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
A.签署公布
B.终止审议
C.进一步审议
D.提请表决
参考答案及解析:
241.A 【解析】第十七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42.A【解析】单位不能构成放火罪,放火罪的主体只能以自然人构成。但根据刑法198条第二款的规定,单位却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的主体。
另自然人和单位一起可以构成共犯。
根据刑法198条四款的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而不构成229条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所以只有A正确,BCD错误。
243.B【解析】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推定其死亡,宣告结束失踪人以生前住所地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之一就是失踪达到法定期间。《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了两类:普通期间为4年,从自然人音讯消失之次日起计算;特殊期间的时间为2年,该期间仅适用于因意外事故造成的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情况,期间的开始为意外事故发生之日,故选B。
244.C【解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我国民法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民法通则第11条第二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答案为C。
245.A【解析】根据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法律议案审议通过后,可以提请表决;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交付有关部门进一步审议;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或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议程审议的,终止审议。而经表决后通过的,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据此,答案为A。
246.在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 )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遗产。
A.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丹霞地貌
B.“三江并流”
C.敦煌莫高窟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D.澳门历史城区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247.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依赖投资扩张的增长方式。解决投资扩张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财政支出 B.增加货币供应量
C.提高贷款利率 D.增加国债规模
248.三字经的派别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49.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露、霜,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氧化物 D.二氧化氯
250.当国家公务员认为自己受到单位的不公平待遇时,可以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诉?( )
A.人民法院 B.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人民检察院 D.行政监察机关
参考答案及解析:
246.【答案】A
247.【答案】C。解析:增加财政支出,会带来政府购买和投资的增加,无法解决投资扩张的问题,可排除A。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带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抑制投资扩张,可排除B。增加国债规模,使更多的资金用来购买国债,从而货币回笼,届时尽管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会减少,但是回笼的货币在财政收支盈余或者平衡的情况下仍将用于投资,所以增加国债的规模不一定能起到抑制投资扩张的目的,可排除D。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从而抑制投资,答案选C。
248.【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技巧是《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人性论。所以可知本题答案为A项。《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所作,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三字经》中蕴含着典型的儒家经典思想和主张,是儒家的代表作,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
249.【答案】B。解析:目前大气中的硫和氮的化合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
25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252.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25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254.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5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参考答案:
251.C 252.C 253.A 254.D 255.A
256.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政治协商议会
257.电脑病毒是( )
A.细菌B.有害物质C.程序D.黑客
258.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是( )
A.清B.民国C.汉D.满洲国
259.梅兰芳在京剧中扮演的角色称为( )
A.生B.旦C.净D.末
260.1990年“沙漠风暴”是美国针对哪个国家发动的?( )
A.科威特B.伊拉克C.阿富汗D.伊朗
261.中国医生发明了一种以毒攻毒的预防方法,这种方法于十八世纪初传到欧洲,后来英国医生金纳应用牛痘接种法原理,预防了今日世界各国的( )
A.艾滋病B.肺结核C.鼠疫D.天花
262.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43种针灸治疗有效的适应症。针灸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效应广泛,已掀起现代医学科学界研究的热潮,针灸的理论基础在于调(
)
A.氧B.血C.身D.气
263.两千年前世界最老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采用现代什么样的科学原理( )
A.开山辟地,分工合作 B.愚公移山,日积月累
C.以山治山,以水治水 D.引水灌溉,分洪减灾
264.世界最老的运河之一是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比现今的巴拿马运河要早两千多年,灵渠采用的是什么设计原理?
A.河道弯曲B.炸药开山C.梯级船闸D.河水流通
265.中国东汉张衡是第一架观测地震方位仪的发明家,请问他的地震仪是根据什么原理运作的?( )
A.平衡B.抽象C.光学D.杠杆
参考答案:
256.C 257.C 258.A 259.B 260.B
261.D 262.D 263.D 264.C 265.D
266、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年轻的王龙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王龙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那么王龙是怎么死的(
)
A、汽车里缺氧而死
B、温度调得太低冻死
C、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D、不能确定
267、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原因是( )。
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
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268、月球表面之所以没有空气主要是因为( )。
A、月球离地球太远,越是高空的位置空气越稀薄
B、月球体积小,其引力不足以吸引住太空中的气体
C、月球上温度太低,空气都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
D、月球上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用不着空气
269、把带有水分的钢片,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拿开,钢片上会有一层蓝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火苗是蓝色的
B、铁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化合,生成蓝色的四氧化三铁
C、人的视觉在钢片加热后产生错觉
D、火光照耀下的铁片上的蓝色特别显眼
270、“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参考答案:
266、C 267、D 268、B 269、B 270、B
27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水浒传》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
27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273、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以下不属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是( )。
A.青花
B.白瓷
C.玲珑
D.粉彩
274、下列科技成就中不属于宋朝时期的是( )。
A.制成罗盘针用于航海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
D.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275、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参考答案及解析:
271、A.
272、B【解析】首先根据题干中的“当时”排除东晋的王羲之,然后我们理解诗句可以得出这位书法家的性格豪放不羁,最符合这一特点的当属草书大家张旭。颜真卿本身就是王公(鲁郡公),柳公权官至太子师,都不可能“脱帽露顶王公前”。
273、B【解析】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274、D【解析】两宋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完善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唐代的僧一行在世界上最早实测子午线的长度,故本题答案为D。
275、D【解析】本题中出现三个判定历史年代的符号,5000年前玉面人为母系氏族时期,青铜方鼎在商朝至汉代,小篆则在秦朝才有。本题推测历史年代应按最迟的下限而不是最早的上限来判定。秦朝的墓葬出现5000年前的文物,应理解为秦朝人将其3000年前的文物作为古董陪葬。
276.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
277.(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278.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劳动者权益。
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
279.“安全重于生产”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
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
280.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276.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根据《宪法》的上述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277.B【解析】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该项权利对于公民来说,不分性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自由地选择职业,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对于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78.B【解析】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279.C【解析】优先保护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当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例如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安全重于生产的原则,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等。
280.A【解析】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①社会性,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的社会性;②互济性,互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调剂;③补偿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集中地反映了其补偿性特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