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20:08:16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10)

1.程序化决策主要是对日常的、重复出现的,具有规则性的问题做出决策,在一个组织部门中:
    A.管理部门的层次越高,越少负责程序化决策问题
    B.管理部门的管理幅度越小,越少负责程序化决策问题
    C.战略性的决策一般都属于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都是无关紧要的
    2.( )是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灵魂,是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
    A.计划职能 B.领导职能 C.控制职能 D.组织职能
    3.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4.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A.挤出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外部效应
    5.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被告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只能是组织,而不能是个人
    B.它是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应诉
    C.对共同行政行为不服的,作出共同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D.在行政委托关系中,被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解析:
    1.【答案】A。解析:行政决策依据决策目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故A正确,B错误。战略性决策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对组织的发展方向作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战略性决策一般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故CD错误。
    2.【答案】B。解析:领导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领导职能是管理过程的灵魂,是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是管理的核心环节,具有权威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的特点。
    3.【答案】B。解析:经济学上税收具有调节分配的功能,而提高税率则可以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故B正确。
    4.【答案】B。解析: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另一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发行国债规模过大,从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减少。
    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5.【答案】D。解析:在行政委托关系中,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