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20:08:06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4)

1、从哲学上思考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就是要( )。
    A.扶持新生攀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充分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2、“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
    3、牛顿认为,空间按其本质来说是均匀和不动的,与任何外界状况无关;时间按其本质来说是均匀地流逝,与任何外界对象无关。牛顿把自己的这种时空观称之为“绝对时空观”。这种时空观错误在于(
)。
    A.否认了时空的客观性
    B.把时空与物质运动分离
    C.承认了时空观念的可变性
    D.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其原因在于( )。
    A.人类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永远不能征服自然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后,人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C.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D.自然规律可以因人的意识发生局部性的更改
    5、《孙子兵法》日:“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包含的哲理是( )。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
    1.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从事新的探索。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人们主动采取的认识行为,但根本动力和根源还是必须来自实践。故选B。
    2.C。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不承认运动的客观性,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选C。
    3.BD。绝对时空观并不否认时空的客观性,它只是否认了时空特性的相对性,而且还把物质和时空分离、割裂。故选BD。
    4.A。自然规律不可更改,且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确这一点。故选A。
    5.B。“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是说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薄弱。这段话蕴含着这样的哲学道理: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处处设防,就会处处薄弱,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寡与众是矛盾的双方,在“处处防备,,和”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条件下,寡与众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化。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故选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