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20:06:20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资料及习题(12)

答案解析
    1.A    【解析】B项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C项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国因此正式参战;D项是二战中德国在欧洲战场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标志性事件。故应选A项。
    2
C    【解析】因为根据我国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我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选项A和D都不是立法机关,没有通过设置直辖市的权利。而就通过设置重庆直辖市的这一具体事实来说,是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为直辖市,故应选C项。
    3.C    【解析】提高利率,储蓄会增加,而降低利率,储蓄则会减少,投资和消费会增加,所以本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很快就可以排除A、B、D三个不正确的选项。
    4.D    【解析】选项A中悉尼在南半球,气候与我们所在的北半球气候相反,故9月15日的时候,悉尼并不是“秋风送爽”,而应是“春意盎然”;
选项B中《诗经》那个时代的七月相当于我们今天的8、9月,所以,“七月流火”并不是指炎热的天气,而是指天气逐渐转凉;选项C中“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D是正确答案,水晶和沙子的主要成分都是硅。
    5.A    【解析】A项中的“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题干中的情况正属于此;B项的“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进行社会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C项中的“社会捐助”则是以非强制的方式款物,帮助解决灾区和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困难的;D项中的“社会优抚”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6.D    【解析】D项是我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A项是我国处理与别国关系的基本原则;B项是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思想;C项不属于外交政策,是我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倡议。
    7.D    【解析】建国之初,当时具有宪法功能的《共同纲领》就规定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故正确选项为D。
    8.B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依据的必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法律法规或条例,只有B项符合。
    9.C    【解析】现代科学认为,极光是常常出现在高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是由太阳的高能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太阳风。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C正确解释了极光的成因。
    10.C    【解析】科学家研究发现,“黑鱼风波”凸显了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它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在黑鱼灾害最严重的马里兰州,一些河流中原本繁盛的鲑鱼已经绝迹。
所以应选C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资料及习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