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6)
1.有人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
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B.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法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D.揭示了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属于外因论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能否正确地匣映意识
D.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3.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帅作用
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都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总供给和总需求D.总供给或总需求
5.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应允而生,今天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世界贸易组织
1.【答案】B。解析:本题中的观点表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在每一个瞬间不可能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否则它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该命题的观点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因此,正确选项为B。
2.【答案】D。解析: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可知论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不可知论者观点相反。
3.【答案】B。解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本质,药既可以治病又有其副作用,但治病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病时,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就是在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4.【答案】B。解析: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收入或支出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可见两者都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故B项正确。
5.【答案】D。解析:A、B、D三项都属于国际经济组织,C项欧洲共同体其实是一个联合的经济集团,它包括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欧洲共同体并非国际经济组织,可排除。只有D项的世界贸易组织工作几乎涉及各国所有的经济部门,管辖的范围已从货物贸易扩展至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领域,而且还将涉及劳工、环境保护等领域,因此可以说是最具权威性的。故本题答案选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