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58:02

2013国考行测:高分训练常识判断第二练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解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答案】A。中公解析:飞行记录器并非黑色。“黑匣子”并不是根据其本身颜色命名的,而是人们视它为空难的不祥之物,此外,当事故发生后人们需要了解其中的数据,因具有神秘色彩而定名为“黑匣子”。
   

    4.【答案】C。
    5.【答案】B。中公解析: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是《新青年》的前身。
    6.【答案】A。中公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即今天的开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7.【答案】B。中公解析: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在此期间,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8.【答案】A。中公解析: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省东部,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故A项错误。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宿松、黄梅形成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故选项B正确。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妆扬琴”、“琴戏”。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故C项正确。
    花鼓戏又称湘剧,源自于湖南益阳,后发展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故D项正确。
    9.【答案】C。中公解析:水稻在北方一年一熟,中部一年两熟,南方一年三熟,一般亩产1500斤;小麦一年一熟,一般亩产900斤;玉米北方一年一熟,中南部可以一年两熟,一般亩产1400斤。所以小麦的亩产量是最低的。
    10.【答案】B。中公解析:A项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闰年为13个月,383或384天。C项光子可以进入黑洞,无法逃逸。D项北斗星周年绕北极星旋转,古人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所以,北斗七星是不能用来辨认北方的。北极星始终处在接近正北的方向,用来辨认北方。本题答案选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国考行测:高分训练常识判断第二练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