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9:27

片段阅读之主旨观点型题目练习题(3)

http://www.offcn.com/dl/2014/0731/20140731094333879.png
   
    3.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说明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但是可以断言: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讲,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至今仍然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更不足以引起冰期或间冰期等巨大的气候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
    C.人类活动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
    D.人类对气候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还不足够
    4.“泡沫论”的支持者并非杞人忧天。如果从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64点算起,截至2009年8月6日的收盘价3365点,A股涨幅已超过了100%。而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分析,似乎也很容易得出A股泡沫严重的结论。根据8月3日汤森路透全球主要股市估值和表现对比表,上证综指的静态市盈率和市净率已经分别达到28.03和3.77,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前茅。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 )。
    A.A股没有泡沫
    B.A股的泡沫达到历史最高点
    C.A股可能存在泡沫
    D.A股绝对存在泡沫
    5.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1.【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指出让中国长期保持大国地位的背后支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接着指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并没有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过明显的推动作用,最后以“因此”得出结论,说明不是先进的科技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是先进的农业文明孕育出了辉煌的科技。A项说法属于以偏概全,B、D项并非文段重点所在。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C。解析:“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意为院奥委会委员们所投的选票体现了申办城市的实力对比。再联系文段第一句“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可知文段意在表明院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即C项。本题迷惑项为D。D项仅着眼于“新兴城市”这一特定群体,与文段中“世界风云榜”这一广阔的视”不相符,故排除。
    3.【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影响一个地区气候变化的因素多而复杂,接着用“但是”做转折说明——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A项不是文段的主要内容,C项说法错误,并不是“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而是“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D项是文段默认的一个事实,并非文段重点所在。
    4.【答案】C。解析:由文段首句的“‘泡沫论’的支持者并非杞人忧天”可知,作者认为有人说A股有泡沫并非没有依据。接着作者从涨幅、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似乎”A股存在严重泡沫。由此可知,作者是倾向于支持A股存在泡沫这个观点的,只是尚留有余地,并没有完全肯定,故C项的“可能”最贴合文意,当选。
    5.【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针对城市交通中看似无序实则充满群体协作的现象展开讨论,说明了群体协作在交通中的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却是个体追求目标后的无意结果。综合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本题也可通过关联词指示重点的作用来解,文段最后一句出现了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根据这类关联词重点后置的特点,可以判断文段的重点是(群体协作)“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与此意思相吻合的是D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片段阅读之主旨观点型题目练习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