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8:52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表达:行测片段阅读分析(6)

1.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A.公路发展的趋势 B.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C.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 D.不同动物的不同命运
    1.【答案】B。解析:A答案只是对第一句话进行概括,没有考虑第二句和第三句,所以较为片面;C答案只对第二句和第三句进行了概括,没有考虑第一句话,所以较为片面;D答案扩大了本段材料的内涵。
    2.在国外,很多遗传、传染类疾病属于公民隐私范畴,而在我国,有些机构随意披露公民这些隐私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A.我国的有关机构应严格保护公民病情隐私
    B.我国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
    C.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D.在医疗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2.【答案】C。解析:A答案是一个主观推论,不是材料内容的概括;B答案没有把材料的后半句“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意思表达出来;D答案属典型的无关项。
    3.关于台风预报的准确率,尽管我国这几年在探测设备方面投入较大,数值预报也开始起步,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国外的预报员经常换岗,而我国拥有一支认真负责、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预报员队伍,弥补了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方面的不足。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A.国外的预报员不如我国的预报员工作认真
    B.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决定了台风预报的准确率
    C.台风预报的准确率也受预报员本身情况的影响
    D.我国的台风预报准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答案】C。解析:从材料第二句中“不过,由于国外的预报员经常换岗”我们并不能推出国外预报员工作不负责任,所以A答案不能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预报员也是台风预报准确率构成的一个因素,所以B答案只把台风预报的准确率归因为“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就有些片面,所以不能选;D答案只对材料第一句话进行了概括,没有根据第二句话的内容,所以片面。
    4.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这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
    A.作者认同“莫扎特效应”
    B.作者认为音乐能提高智商
    C.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
    D.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
    4.【答案】C。解析:从材料第二句中“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可以看出作者对“莫扎特效应”没有做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所以A答案不能选;材料第二句和第三句只能说明音乐对人类有作用,并不能得出“音乐能提高智商”以及“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所以B、D答案不能选。
    5.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
    这段话想说明的是:
    A.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
    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
    C.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
    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5.【答案】D。解析:材料只对平板电视与超薄显像管电视的销售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无法推及或说明哪一个“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或者“市场定位更加明析”以及哪一个“更具有竞争优势”,所以A、B、C答案都不能选择。本题只能选择D,通过超薄显像管电视与平板电视价格与销售情况的比较说明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6.专家认为,如果汽车技术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的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
    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
    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
    6.【答案】D。解析:A答案的概括只注重了消费者方面,并且内容过于绝对化;B答案“最佳”过于绝对化;C答案“无论”构成的句式所表达的意思过于绝对化;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米莉茉莉丛书》是吉尔·比特专为4-8岁的儿童编写的读物,其创作灵感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及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独特理解。她以米莉、茉莉这两个肤色不同的小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们的成长故事,丛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主题,蕴涵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作者吉尔·比特认为书中传达的这些个性和素质,对于地球上任何国家任何肤色的孩子都是适用的。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A.谁适合读《米莉茉莉丛书》
    B.《米莉茉莉丛书》的特点
    C.《米莉茉莉丛书》的作者对该书的评价
    D.《米莉茉莉丛书》的主要内容
    7.【答案】B。解析:A答案只概括了一个方面,有些片面;材料是对丛书内容特点的介绍而非“作者的评价”所以C、D答案不能选,正确答案应为B。
    8.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他们对词汇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这段话中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A.词典编纂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
    B.词典编纂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
    C.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D.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
    8.【答案】D。解析:“基本要求”和后面的内容形成指代关系,显然它是指“一定要走群众路线”,所以A、B答案应首先排除;“走群众路线”不只是强调为群众服务的问题,而是指应由群众决定,所以选择D答案。
    10.运动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肿胀、疼痛症状逐渐消失,许多人以为完全康复了,其实不然。在损伤恢复的后期,仍要在不加重疼痛的前提下,加强受伤部位的功能性锻炼,防止受伤部位因长期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变形或功能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
    根据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损伤后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休息
    B.功能性锻炼是运动损伤的辅助治疗手段
    C.损伤恢复后期是进行功能性锻炼的最佳阶段
    D.根据疼痛症状是否消失可以确定病人是否康复
    10.【答案】B。解析:A答案强调“‘长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而材料强调“‘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所以应排除A;C答案强调“最佳阶段”而材料没有提到,所以应排除C;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不能简单的以是否有疼痛症状来判断康复情况,所以应排除D。
    11.书是读不尽的,即使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读书要少而精 B.读书须慎加选择
    C.读书多了无益处 D.读书常会得不偿失
    11.【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提到读书的“少”和“精”的关系,所以A显然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也不是简单的表达“即使读尽也是无用”的意思,而是强调“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是无用的;D答案虽可从材料中推出,但并不是作者的主要观点,作者所要强调的是“读书须慎加选择”,所以答案选择B。
    这种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主要是对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题型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是这种类型题2005年取消了听力理解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题量方面比较稳定。需要注意的是在2003年以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呈现多样化趋势字、词、句、段落篇章阅读的所有题型都有可能涉及。但在2003年以后考查重点被放在了长句理解及片段阅读上可以推断的是今后此部分的试题将以片段阅读作为重点考查方式。在2005年的试卷中仅是考了片段阅读,在2006年的试卷中也是仅仅是考了片段阅读。题型基本没有变化。做这种类型的题应掌握基本知识并进行相关练习重点掌握好对主要语句和中心论点的把握。同时考生应了解命题人的设错类型学会排除迷惑选项筛选正确信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表达:行测片段阅读分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