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表达:行测片段阅读分析(5)
1.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了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这段文字谈论的是()。
A.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
C.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D.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答案】C。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概括文意的题型。第一、二句话的意思是科普文章需要作家的笔;第二、三句说明科学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句放在一起进行抽象概括即为这段材料的主旨——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A、D不全面,只说明了主旨的一部分,B的错误在于“激励”,不能把文学与科学的这种相互“需要”理解为激励,所以正确答案为C。
2.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农业面临的竞争首先是科技竞争。只有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才能不断推广大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将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将在粮食主产区推广50个优质高产高效品种和10项关键技术。这些品种和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都需要高素质的农民。为此,国家已经决定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在全国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将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
)。
A.农民亟需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B.国家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C.发展科技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D.每年有大量农民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答案】A。解析:这是一个概括文意强调重点的题型。第一句话首先指出“农业面临着竞争首先是科技竞争”,第二句话指出农业科技竞争的支撑是要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第三句和第四句指出推广和运用技术需要高素质的农民,最后一句得出结论要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显然,这段材料通过“农业竞争首先是科技竞争”这个前提,指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提高,应该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正确答案应该为A。B、C显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D虽可能为事实,但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3.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
)。
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
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从中谋利
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
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定语境中的词意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中国老百姓无论如何都要供孩子上学。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孩子上学才可能改变个人命运、才可能拥有个人未来;第三句话是将教育改变个人命运、拥有个人未来的意思引申到国家政策的层面,说明教育应该是公益事业;从对这三句话的理解可以看出,整段内容要说明的是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因此,国家应对教育进行投资而不谋利。这段材料并没有提到教育费钱(A)、教育投资收不回成本(C)、国家应增加教育投资(D)。从整段材料的含义以及“公益事业”这个关键句来判断,正确答案为B。
4.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A.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结构游戏
B.幼儿教师与幼儿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C.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D.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赖于结构游戏
4.【答案】
B。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文意理解的题型。第一句话提出了一种观点——结构游戏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第二句话指出结构游戏对于幼儿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关系,第三句话得出结论,只有发挥幼儿教师的作用,才能真正使结构游戏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形成幼儿能力。可见,这段文字的主旨是B答案。D答案本身就不正确,结构游戏对幼儿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促进作用,并不意味着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赖于”结构游戏,况且,D也不是这段文字的主旨AC无法从文中推断出,排除,但不是段文字的主旨,所以不能选,因此,正确答案为B。
5.上海零点市场调查公司将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家庭的子女教育与养成费用支出情况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三地家庭为子女教育支付给学校的费用水平,以北京为最低;而在其他教育支出方
面,以上海家庭的支出水平显著较低;以总体水平而论,上海孩子所获得的零花钱和所需家长承 担的生活费用也低于京穗。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广州家庭( )。
A.给孩子的零花钱少于北京
B.为子女教育支出总体水平高于上海
C.在其他教育方面的支出水平介于北京、上海之间
D.为子女教育支付给学校的费用水平介于北京、上海之间
5.【答案】B。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推论判断题。筛选材料我们可知,“上海孩子所获得的零花钱和所需家长承担的生活费用也低于京穗”,但“京穗”之间没有进行比较,所以A答案被排除;“在其他教育支出方面,以上海家庭的支出水平显著较低”,但北京和广州之间不是(去掉)没有进行比较,所以C答案被排除;“子女教育支付给学校的费用水平,以北京为最低”,但广州和上海之间没有比较,所以D答案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注:本题只有B可能正确,但并不必然。为子女教育的总体水平=为子女教育支付给学校的费用水平+其他教育支出水平,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不一定必然推出B答案,只是从材料中“以上海家庭的支出水平‘显著’较低”的“显著”两字来进行不完全推理,勉强选B。
6.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
A.正确而不流行 B.流行而不正确
C.新颖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颖
6.【答案】C。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观点进行评价判断的题型。显然这段文字没有对材料中体现的观点进行对与错的评价,因而,所有有关“正确”的答案都是不能选择的,所以排除A、B;另外,第一句话指出很流行的观点是“美与善的统一”所以作者的观点“美与真的统一”就肯定不是流行的,所以D应被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C。
7.在西斯廷礼拜堂的天花板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把他笔下的人物描绘得如此雄壮、有力。在意大利,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魁伟强劲、丰满秀美的人体艺术作品时,就会深深地感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使我们对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段文字是在谈文艺复兴运动与( )。
A.现代体育 B.人体艺术 C.意大利 D.米开朗基罗
7.【答案】B。解析:
这是一个考查材料谈论重点的题型。本题虽然谈到了“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人物”、“意大利”、“人体艺术”,但这些显然不是材料有谈论重点。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明确指出了这段材料的谈论重点,即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的渊缘。
8.目前,针对禽流感的特效药泰米氟氯在越南还没有通过卫生部的登记,因此很难在越南广泛流通。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越南紧缺治疗禽流感的药
B.越南买不到治疗禽流感的药
C.禽流感特效药在越南广为流通尚需时日
D.越南卫生部应该赶紧对泰米氟氯进行登记
8.【答案】D。解析:题干中只说明禽流感的“特效药泰米氟氯”在越南很难广泛流通,并没有说明其它抗禽流感的药很难流通,所以排除A;更不能说明B越南买不到治疗禽流感的药;泰米氟氯只是禽流感的特效药的一种,并不能因泰米氟氯的流通尚需时日,说明全部禽流感特效药在越南广为流通尚需时日,所以亦排除B;因此,正确答案为D,即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呼吁越南卫生部应该赶紧对泰米氟氯进行登记。
9.这些像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最符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
)。
A.生命不平凡但美丽 B.生命因平凡而美丽
C.生命既平凡又美丽 D.生命的平凡和美丽
9.【答案】
B。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含义的主体是“生命”(),而其中平凡和美丽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因此,可以排除C、D。而且,这段话通篇都是说生命是平凡的,因此排除A。所以,正确答案是B。
10.人们不喜欢丢掉自己的原有“地盘”,不喜欢丢面子。他们往往陷入一种思想陷阱,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沉没成本”,它指一种时间和金钱的投资,只有在产品销售成功后才可顺利回收。在英语国家中,也被称为“将钱掉进排水沟里”。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很多人有怀旧情绪,不善于放弃
B.所有金钱和时间上的投资都会得到回报
C.计算投资成本时,应该把“沉没成本”也加进去
D.当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忘掉自己过去的投资
10.【答案】D。解析:“人们不喜欢丢掉自己的原有‘地盘’,不喜欢丢面子。”这显然是作者批评的现象。所以作者的观点就是:不要顾及丢面子,要舍得丢掉自己的原有‘地盘’。材料中的“思想陷阱”指人们对“沉没成本”的念念不忘,而实际上这种成本“只有在产品销售成功后才可顺利回收”。所以当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忘掉自己过去的投资。
11.假如法庭陪审员过于专业化,他可能因强烈的专业视角而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正常视野。法律是为普通人制定的,也需要普通人遵守才有效力,同样,司法过程也需要普通人制度化的参与。这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阐述观点的?(
)。
A.外人干预法庭审理过程
B.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
C.法律怎样才会得到有效的遵守
D.由专业人员担当法庭陪审员
11.【答案】D。解析:
A、B很容易排除,C和D较为难区分。但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看,第一句话实际上是论点也是主旨句,第二句话实际上是通过在理论上说明“法律需要普通人的制度化参与”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法律不能过于专业化”。所以,本题应当选择D。
12.设立最低工资的初衷是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人,但到头来这些人却找不到工作。有最低工资的规定,雇主当然是选聘生产力较高或较“可爱”的了。在美国,最低工资增加了种族歧视——支持这种结论的研究很多。最低工资制度让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
)。
A.一些雇主有种族歧视 B.工资太低不能维持生活
C.没有了报酬上的就业优势 D.生产力不能满足雇主的要求
12.【答案】C。解析:寻找“原因”实际上是要对材料中心意思有正确的理解。材料中没有提到雇主是否有种族歧视,所以A首先应被排除;B答案“工资太低不能维持生活”,材料中没有提到,而且这也显然不是找不到工作的原因;D答案“生产力不能满足雇主的要求”这固然是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但这些“这些生产力不能满足雇主要求的人”是否是“拿最低工资的工人”材料没有提到,所以不能选;显然最低工资制度让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当一个工人是拿最低工资的人时,雇主就会认为这个工人的生产力较低,不原意录用,所以正确答案为C。
13.正常儿童一时专注于一种或两种事情是常见的现象,比如学某部广告片里面的叮当声,或者要用某种米老鼠碗吃麦片。一般来说,这些临时的狂热最终都会过去。有些正常儿童天生就不爱表示热诚,不喜欢人抱,这并不说明他们就一定有孤独症。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
A.孤独症儿童喜欢叮当声或米老鼠
B.不喜欢人抱的儿童容易患孤独症
C.异常专注与冷漠是孤独症的表现
D.广告片有可能成为孤独症的诱因
13.【答案】
B。解析:题干中只提到正常儿童也会喜欢叮当声或米老鼠,由此并不能推出孤独症儿童就喜欢叮当声或米老鼠,因此排除A;由题干可以看出异常专注与冷漠有可能是正常的,因此排除C;儿童学广告片,是临时的狂热,但不能说明广告片是孤独症的诱因,所以排除D;题干中说不喜欢人抱的儿童并不是就一定有孤独症,可以推出不喜欢人抱的儿童可能有孤独症,也即这样的儿童患孤独症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正确答案为B。
14.危机处理是指突如其来的一个事件爆发以后,政府怎么处理,怎么应对。危机管理则更全面,不仅包含了针对危机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的处理方法,甚至包括了针对潜伏期的处理,就是当危机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政府应具有一种预警的能力,然后再具备危机处理应变的能力。根据这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危机处理更关键 B.危机管理包含危机处理
C.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 D.危机管理可以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14.【答案】B。解析:
本题属于概念理解题。回答这个问题要用排除法。这段文字通过对“危机处理”、“危机管理”两个概念的诠释,我们可以看出,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危机处理更关键”“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因此可以排除A、C;从危机管理的定义看,我们可以看出危机管理有“预警能力”,但不表示可以预防危机。因此排除D。所以答案是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