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表达:行测片段阅读分析(1)
1.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语言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
B.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
C.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D.交际中出现各种语用错误的原因
1.【答案】C。解析:题干中主要表明的观点是在语言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化,C选项最为符合。题干中没有提到语言教学中语言文化教学特点,所以不能选B。选项A和D是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本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所以答案选择B。
2.在今天的商业世界中,供过于求是普遍现象。为了说服顾客买自己的产品,大规模竞争就在同类商品的生产企业之间展开了,他们得经常设法向消费者提醒自己产品的名字和优等的质量,这就需要靠广告。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广告是商业世界的必然产物
B.各商家之间用广告开展竞争
C.广告就是要说服顾客买东西
D.广告是经济活动中供过于求的产物
2.【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因为商业活动中的供过于求现象产生了广告。选项A中没有表明是供过于求现象产生了广告。选项B只是表明商家使用广告。选项C表明广告的作用。只有选项D正确的表述了文章的意思。
3.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我们已成功通过卫星进行远程通信、预报天气、开采石油。空间探索项目还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新能源和新化学元素,而那些化学元素也许会帮助我们治愈现在的不治之症。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空间探索:
A.利弊并存 B.可治绝症 C.很有争议 D.意义重大
3.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对文章主体的理解。虽然A、B、C都是对空间探索的正确理解,但是都没有抓住文章的主要意思,从“但”、“还会”等词语表明文章的主题是空间探索意义重大。
4.行为科学研究显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通常不那么复杂,也宽松些,可能是由于这种人际关系更有规律,更易于预料,因此也更容易协调。因为人们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定的工作。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普通的人际关系缺乏规律
B.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C.共同的目标使工作人员很团结
D.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靠共同努力
4.【答案】C。解析:文章表明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没有提到普通的人际关系,所以A不对,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表达工作人员之间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才有宽松的人际关系,选项D本末倒置,所以D是错误的。B只是说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而没有说明原因,概括不全面。所以答案选择C。
5.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5.【答案】D。解析:文章的主要意思是政府出台的时候会受到来自利益集团的阻扰,政府应该持续贯彻原有的政策。A只是表明制定的政策收到阻碍,以偏概全。同理,C也是阐述的不够全面。同样,D也是没能全面理解文章的意思。
6.在新一轮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而解剖中国科技创新结构,可以看出,在中国并不缺乏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最缺乏的是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型企业、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是这种研究基地。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B.中国不缺乏研究型大学,缺乏的是研究型企业
C.加强企业参与的研究基地建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然之路
D.企业资助、共建、独资创立的科研机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6.【答案】D。解析: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说中国的企业在参与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太小。所以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应选A。选项B只是表明现状,没有提到企业应参与科技创新。C和D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主旨。所以答案选择D。
7.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现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已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使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该公司各个部门所有的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各部门团结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重要经验
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D.行销部门只有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极好地发挥作用
7.【答案】D。解析:从“还需要”、“更少不了”“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等表明成功的行销是行销部分部门和相关部分的紧密配合取得的。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8.中国很早就有鲛(jiāo)人的传统。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生活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 关于鲛人的考证
B. 鲛人的神秘传说
C. 有关鲛人的诗文
D. 鲛人的真正居处
8.【答案】D。解析:材料通过古代诗歌和传说引出“鲛人”话题,然后针对“鲛人”的身份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作者接下去很自地就会介绍这种看法的根据,也就是作者对“鲛人”的考证。所以答案选择D。
9.信息时代,信息的存在形式与以往的信息形态不同,它是以声、光电、磁、代码等形态存在的。这使它具有“易转移性”,即容易被修改、窃取或非法传播和使用,加之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产品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效应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非面对面的、非直接接触的新式交往。这种交往形式多样,信息相关人的行为难以用传统的伦理准则去约束。
作为一篇文章的引言,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的是:
A.信息存在形式的更新 B.信息社会与信息伦理
C.人际交往形式的多样化 D.信息技术产品与生活方式
9.【答案】D。解析:材料前面介绍了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特点,然后引出信息伦理的话题。所以材料紧接着应该对信息社会与信息伦理展开论述。所以答案选择D。
10.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仍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奋斗。市场只认同具有直接消费价值的产品,很少有人会为发明家的理想“埋单”。世界上有职业的教师和科学家,同时人们认识到教育和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和科学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培育学生,探究
宇宙;然而,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述的是:
A.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发明
B.发明家比科学家等处境艰难
C.发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费价值
D.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文章意思的正确理解。A、C显然不是文章要论述的主题。虽然B选项陈述的事实是正确的,但作者只是用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处境进行对比,以来说明发明家的处境艰难的情况。因此,作者的本意是整个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的保障。只有D才符合文章的意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