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7:49

2016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逻辑填空专项练习(4)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_________,引发人们的思考。
    ②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_________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
    ③人如果总是_________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A.批判 现时 满足 B.批判 现实 沉湎
    C.针砭 现时 沉湎 D.针砭 现实 满足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无论国际风云如何_________,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_____国家财产。
    ③_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变幻 侵蚀 由于 B.变幻 侵吞 鉴于
    C.变换 侵吞 由于 D.变换 侵蚀 鉴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_________,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②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_________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然趋之若骛。
    ③与会的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_________轻率。
    A. 从而 不管 失之 B. 进而 尽管 有失
    C. 进而 尽管 失之 D. 从而 不管 有失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古典诗词的艺术美感是光彩照人、美不胜收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还是不可_________和无法复制的。
    ②亚洲金融危机烙下的累累伤痕催人_________,发人深思。
    ③要想使自己的生活扁舟轻驶,务必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则_________无以进。
    A.超脱 警醒 徘徊 B.超越 警醒 徘徊
    C.超脱 惊醒 徜徉 D.超越 惊醒 徜徉
    5.侬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著名中医专家特诊部_________的大夫,都可以称得上“专家”。
    ②教师节前夕,他搁下生意,_________拜访读高中时的老师。
    ③千百年来,九寨沟的景物一直_________在荒野蔓草之中。
    A.就诊 专诚 埋没 B.应诊 专诚 埋没
    C.就诊 专程 湮没 D.应诊 专程 湮没
    参考答案:
    1.C
    解析:(①“批判”是对错误的或反动的思想进行分析、批驳;“针砭”是古时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现比喻发现错误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②“现实”与理想相对,指客观实际,“现时”指当前;③“沉湎”指深深地迷恋,不能自拔,“满足”指满意)
    2.B
    解析:(“变换”意为“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意为“不规则地改变”,所以选择“变幻”。“侵蚀”意为“逐渐侵害使变坏”;“侵吞”意为“暗中非法占有”,所以选择“侵吞”。“鉴于”与“由于”,从表原因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鉴于”有“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用法,“由于”没有,句中的“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是“采取措施”的前提,辨析可从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入手,应选择“鉴于”。)
    3.C
    解析:(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从而: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果、目的等。尽管:连词,前句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不管:连词,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等副词与它呼应。“失之”与贬义词相关;“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4.B
    解析:(超越:超出,越过;“超脱”与句意不合。警醒:指警戒醒悟;惊醒:指受惊动而醒来,与文意无涉。徘徊: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倘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据句意宜使用前者。)
    5.D
    解析:(就诊:就医,指病人到医生那里请他诊疗;应诊:指医生接受病人给予治疗;专诚:指特地,表示非顺便,特指心意诚恳;专程: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埋没:指挖开土安设并埋好;湮没:埋没,书面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逻辑填空专项练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