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虚词的辨析
虚词的考查,从近几年题型中看,第一,考查语言感悟能力,前后句是否通畅;第二,考查学生关联词搭配能力,学生对关联词的搭配是否熟悉;第三,考查副词、介词的使用,主要考查使用习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词的考查主要题型依然为两类:一是比较填空式选择题,一是加点词使用正误选择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一般虚词的运用,一定要注意结合词性、词义和语句意义上的前后联系;②关联词语题,一定要从句间关系人手。
不同的句间关系,需要不同的关联词语,也就是说句子的内在关系决定了该用什么样的关联词语。因此,做关联词语题,必须弄清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决定选用符合这种关系的关连词。
请参看下例:
1.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本题与往年考查准确选用同义或近义实词的形式相同,但考查的内容改为虚词,而虚词的考点是副词。与考查实词的用法相类似,考查虚词,特别是副词,也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具有相近意义的副词的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的能力。试题中给出的三组副词就是这种意义和用法非常接近的副词。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这道题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考生只需要凭借现代汉语的语感,就应该可以作出正确判断,一般不会选错。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道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在于试题中给出的“一再”和“再三”、“稍微”和“多少”、“常常”和“往往”这三组副词,意思确实都非常接近,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彼此都可以换用,而且很多词典的释义对二者也都不加区别。但必须明确这样一点:语言中除了少量的绝对同义词(即等义词)外,实际上所有近义词和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必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有所区别,以前试题中出现过的大量实词(如动词、形容词等)的情况是这样,副词的情况也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试题中给出的三组同义副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别还是可以给出严格的解释的。这里不再作详细的辨析了。
概括虚词辨析的方法,可以这样做:
从阅读整体文句人手。把握句与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理解文意是准确填写关联词语的前提。首先要整体阅读文句,把握句群或复句的中心意思;其次在精读中把握层次。在正确理解语句的基础上,探寻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各个层次之间或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在准确把握层次和句子(或分句)间意义关系的基础上,选用能表达这种意义关系的关联词语,把句子或分句联接起来。
以语句的连贯性为依据,比较分析,选准最恰当的关联词语。一种意义关系,有的可用多个关联词语来联结,如递进关系可用成套词语“不但(不仅,不只)……而且(还、也、反而、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等表示;还可用单个关联词语“而且、并且、甚至于、更”等表示。因此可以说,了解了句与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为准确填写关联词语搅到了思考方向,但还不能就此而准确地填写关联词语,还需要进一步以句与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连贯性为依据,查看语句意义,比较句子语意的异同,比较表示同一种意义关系的关联词语,看是否适合本句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