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之专项训练及答案(13)
61、现代城市的发展,以汽车和快速交通为基础,在拉近了人们工作生活距离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作为生命体运动的一部分--行走。于是人们进健身房、体育场运动、补偿。假期到乡间、风景地徒步旅行。这段话旨在说明( )。
A.现代城市的发展不要求人们行走了
B.汽车和快速的交通是现代人生命的基础
C.现在的人越来越热爱大自然了
D.现代城市的快节奏使人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的“行走”了
62、商品社会的游戏规则决定商品之间的竞争往往倚重于商品的广告宣传和各种促销手段,而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与区域之间由于在市场竞争上的较量愈来愈激烈,城市和城镇的空间也越来越以商品运作的方式被包装和出售。
对这段话最好的复述是( )。
A.城市和城镇的空间竞争在逐步地被卷入商品运作中
B.商品社会的游戏规则无处不在
C.城市与区域之间由于在市场竞争上的较量愈来愈激烈
D.城市和城镇的空间竞争也倚重广告宣传和各种促销手段来运作
63、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超常规发展,但同时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距离。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错误的
B.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是人为制造的
C.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策要求,政策应随时代变化灵活适应
D.应该坚持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共享,实现均衡发展
64、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能源状况仍以煤为主,但石油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1990年石油消费量还只有11485.60万吨,而到2001年已高达22838.30万吨。90年代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平均每年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量增长速度仅为1.67%,对原油的需求速度大于生产速度,供需差距不断拉大。
对这段话的复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B.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为主
C.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以原油为主
D.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原油供需差距不断拉大,供不应求
65、正确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
对这段最准确的复述是( )。
A.正确的观点是从实际材料中出来的
B.正确的观点是经科学分析得出来的
C.正确的观点是通过材料传达出来的
D.正确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对实际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
答案:
61-65 DDCD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