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言语理解表达高分冲刺练习(6)
11、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 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B 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C 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 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1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脑充满了大量高效的工序,这些工序 1000亿到2000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构成。
②“身在红尘,心在青山”是句蓄满了生活深思的哲言。身在红尘而不想被“红尘” ,只有保持着对浊世某种程度的疏离和超越,这样才能真正
出生命的意义。对青少年而言,这或许是一门无法从教科书中找到答案的功课。
A 由 淹没 品尝
B 从 湮没 品味
C 由 湮没 品味
D 从 淹没 品尝
13、在一次圆桌会议上,为了使来自5个国家的6位代表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代表们的基本情况:
①来自中国,还会说日语
②来自日本,还会说英语
③来自法国,还会说德语
④来知英国,还会说法语
⑤来自德国,还会说汉语
⑥来自日本,还会说德语
对这6位代表的座位应作如下安排( )。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④⑥⑤②③①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③⑤⑥④②①
14、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 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 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 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 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15、但她还妄想, 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身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
A 希冀
B 企图
C 希图
D 希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1、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的论点是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论据是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题干中的实验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求除了服用阿司匹林和没有服用阿司匹林这个条件不同以外,两个实验组在实验前有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状态。
A中“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符合实验前实验者有相当的实验状态,从而验证了阿司匹林对眼角皮肤的作用,进而能得出“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的结论,A支持了结论。
B中“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也是为了使两个实验组在实验前有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状态,B支持了结论。但是实验人数相等不是本次实验中必须要相同的实验状态,B的加强程度不及A。
C中“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与题干中实验的变量不符。题干中实验的变量是“用阿司匹林和不用阿司匹林”,而非“大量用阿司匹林和不用阿司匹林”,C不能支持结论。
D中“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和题干的内容无关,D不能支持结论。
故正确答案为A。
12、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混搭填空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中,只有“由......构成”这样的固定搭配,所以应当排除B、D项;“淹没”指沉溺、浸没,“湮没”指沉没、埋没,一般淹没与液体类或类似液体的事物搭配,所以这里选“湮没”更加合适,故正确答案选C。
标签 近义虚词
13、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6位代表能够自由交谈”可知,紧挨着的两个人应能够会说同一门语言。通过分析,观察到每个选项均给出完整的排座情况,同时注意到正面分析不易,因此本题可采用代入选项排除的方法。
A项:②和③挨着,但两人没有一门语言相同,因此A中安排不符合要求;
B项:④和⑥挨着,但两人没有一门语言相同,因此B中安排不符合要求;
C项:选项中的顺序符合要求;
D项:⑥和④挨着,但两人没有一门语言相同,因此D中安排不符合要求。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14、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真假破案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甲的话和乙的话是下反对关系,两句话不可同假但可同真,因此必有一真。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
题干说“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又因为甲和乙的话之中必有一真,所以丙的话为假。丙的话为假,则一中和二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加课情况。
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
根据第二步的结论,所以甲必为真。因为题干说“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所以乙为假。乙为假,“有的不”的否定是“所有都”,所以一中和二中都存在加课情况,A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15、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填空。材料出自鲁迅的《祝福》,讲的是祥林嫂希望通过各种物件来引起自己讲述阿毛的故事,向别人叙述自己的不幸,从而得到别人的同情。“希图”是指希望达到某种目的(多指不好的)。鲁迅用“希图”来表示反讽和嘲弄,进而批判社会。“企图”是指图谋,谋划,打算。“希求”是谋求,乞求。“希冀”是希望。都体现不出来讽刺的意味,所以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