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4:51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24)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你有什么困难,我 要听听。
    ②你这样客气, 显得见外了。
    ③我本想帮帮她,谁知 让她难为情了。
    ④说起老赵,我 想起一件事来。
    A.反倒 倒 倒 反倒
    B.倒 反倒 反倒 倒
    C.反倒 反倒 倒 倒
    D.倒 倒 反倒 反倒
    2、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敢于并善于 所有优秀的文化,如我们常常讲,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并没有使我们的文化出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吸收 断裂
    B.接纳 蜕变
    C.借鉴 浮躁
    D.融合 停滞
    3、从 18 世纪开始,
。如今,英、美、法、德和意大利等国的博物馆收藏了几十万件埃及文物,仅法国卢浮宫就有4.5万件,而意大利都灵博物馆的埃及文物典藏也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的10万件。具有讽刺意味的还有,狮身人面像上的石刻胡须部分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欧洲最大的一座方尖碑,就是从埃及卢克索神庙塔门前搬到卢浮宫旁的协和广场中央的。
    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句子应选的是( )。
    A.西方各国大量窃掠埃及的珍贵文物
    B.埃及的珍贵文物就被西方大量窃掠
    C.西方各国大量收藏埃及的珍贵文物
    D.埃及珍贵文物不断散落于西方各国
    4、学历的高低决定着网民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决定着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
,也就是:网民学历越低,其信息判断力就越弱,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就越弱。
    根据文意,下列那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 )
    A.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B.网络如同放大器,可以放大个体的非理性
    C.青少年网民容易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历
    D.从历史变化看,中国网民学历结构呈下降趋势
    5、①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②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
    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
    ④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⑤然而,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⑥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③②①⑤④
    C.④⑥②①⑤③
    D.③①⑤②⑥④
   
      答案及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B ,
    来源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类)第3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8754次,正确率为91.50%,易错项为 D
    解析 此题考查虚词辨析填空。
    “倒”用作副词,意义较广,通常表示出乎意料。“反倒”表示反而。①中用“倒”,表示对于“你”所说的困难,我感到出乎意料;②中用“反倒”,表示转折;③中用“反倒”,同样是表示转折,与事情正常的发展态势正相反;④中用“倒”,表示出乎意料的、突然的。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 虚词填空
    2
    正确答案是 B ,
    来源 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29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2939次,正确率为31.52%,易错项为 A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本题可以先看第二空,作者的逻辑应该是善于 优秀文化,民族文化与精神才能健康发展。唐代长安有胡乐,并没有使本民族文化
,这里应该填入“健康发展”的反义词。A项“断裂”指折断开裂,C项“浮躁”形容轻浮急躁,都没有“不健康发展”的意思,不如“蜕变”、“停滞”妥当,由此可排除A、C项。
    再看第一空,D项“融合”的主语通常为两个事物互相施加影响,与原文不符,因此排除D项。题干强调外来文化进入,对一个民族而言,应该是“接纳”。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 实词填空
    3
    正确答案是 A ,
    来源 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7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4219次,正确率为36.92%,易错项为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句意连贯性。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后一句说“英、美、法、德”应与“西方各国”对应,所以答案应该在 A、C
中产生。从“具有讽刺意味的还有”,可知本段文字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A 中“窃掠”为贬义,符合文意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 语句填空
    4
    正确答案是 A ,
    来源 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35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4113次,正确率为88.35%,易错项为 C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填空。
    根据“也就”一词可知,横线后面的内容是对横线内容的具体解释,横线处应填和“也就”之后内容意思相近的句子,最后一句表达的就是网民学历和信息判断力、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故A项表述填入符合文意。
    B项仅谈“理性”,不能概括横线后的内容;C项谈的是青少年网民易出问题的原因,不符合最后一句的语意重点;D项本身表述有误,由文段内容,并不能推出“中国网民学历结构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 语句填空
    5
    正确答案是 D ,
    来源 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春季)第42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4478次,正确率为59.69%,易错项为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低碳经济的问题。从整个材料结构来分析,六个语句可以分成三组,每组之间有相互承接关系,即③①为一组,从宏观上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接下来,材料通过“然而”一词转折,澄清了一些关于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即⑤②;最后,经过以上的论述,进而呼吁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关注低碳经济问题,因为其“关乎每一个人”,即⑥④。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 语句排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