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之假言命题
【例题】研究人员将小鼠放到一个迷宫式空间中来观察其应激行为模式。他们发现,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小鼠会感到压力而惶惶不安。并想办法逃离;而通过药物或者基因手段抑制小鼠大脑杏仁核生成某种蛋白的功能后,它们在同样的区域就不会再有类似的应激行为模式出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蛋白活性决定了小鼠的抗压能力,进而决定了它的应激行为模式。由此能够推出:
A.如果小鼠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感到惶恐不安,那么它的大脑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没有被抑制。
B.如果小鼠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没有感到惶恐不安,那么它的大脑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被抑制了。
C.只有抑制了小鼠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小鼠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才不会惶恐不安。
D.如果小鼠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没有被抑制,那么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小鼠会惶恐不安。
【答案】 A
【解析】虽然题干中的句子比较长,也没有典型的关联词语可以提示我们内容间的推理关系。但是通过分析原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推理关系。
本题可通过药物或者基因手段抑制蛋白的功能→不会再有类似的应激行为模式出现可进行选择。A选项,“如果……就……”惶恐不安→没有抑制。
是原来命题的逆否命题,故选A;B选项,“如果……就……”没有惶恐不安→抑制 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C选项,“只有……才……”不惶恐不安→抑制
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D选项,“如果……就……”没有抑制→惶恐不安offcn是原来命题的否命题。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