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3:00

2015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模块练习题(19)答案

试题答案
    1.C
[解析]根据文段第一、二句话可知,A选项正确。根据文段第三句可知,B选项正确。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可知,D选项正确。C项,文段只是说“外来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但不代表积极利用外来语是使语言生动、新鲜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对于“外来语”,作者的态度是自然而然,不存在积极或消极性,C项错误。故本题选C。
    2.C[解析]本题为意图推断题。作者通过英国人热衷于戴安娜王妃的平民精神和平民对马克思的沉默的对比,衬托出马克思身后的寂寞。根据文段最后一句“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可知,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意在强调马克思应该受到平民更多的关注,即C项所述。A项是对文段部分内容的概括,并非作者意图所在,排除。文段的对比只是为了突出平民对马克思的关注较少,并未指出谁应更受到关注;且文段并未提到应“爱戴”马克思,B项过度引申。D项仅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并未体现作者意图,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C。
    3.B
[解析]转折词“然而”后面的内容为文段的重点,即互联网上接连出现的谣言传播事件所引发的问题,故B项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主体是“互联网技术革新”,C项和D项的主体是“互联网的发展”,均与“然而”后所强调的主体——互联网谣言传播事件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是从排序照应的角度来选用句式的。A、B项均为“爱看……而不爱看……”,与原文的“不喜欢……喜欢……”不对应。D项的“陈旧”“新鲜”也不能与原文的“一般化”“特殊化”对应。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5.B[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接着指出夜晚卧室的光线不足,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再加上密闭的环境,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意在说明人们不应该在卧室放置太多绿色植物。文段中植物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故A项说法太过宽泛,错误。C项非文段的主要内容,排除。文段的主题是植物,D项偏离主题,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模块练习题(19)答案